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2-20 20:26:39)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李泽厚译】孔子说:“有那种无知而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个。多听,选择其中好的而遵行;多看而记住,这就是知的次序、过程。”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干事情不要贸然行动,先摸清情况再动手。不知而作之者,是指不了解情况就动手采取行动的人。主要指如下几种情况:有些人缺乏头脑,干事情不考虑后果,不考虑方方面面,遇事临时起意,也不了解一下情况,想干就干,干了再说;有些人自恃有所依靠,不怕后果,不担心方方面面,遇到事情,认为不需要了解情况,就直接采取行动;有些人自恃才艺过人,自负地认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自己都能处理得了,遇到事情时觉得不必了解情况,就动手采取行动;有些人不知道事情的原委,看到眼前的情况,不问青红皂白,就直接上手行动;有些人不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一到现场,就瞎指挥,乱指挥。
多闻,是指多听听别人说些什么。这是了解情况的第一步。择其善者而从之,是指别人说了很多,你要从中选择出对的加以采纳,作为你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多见,是指多看看现场的情况,多看看周围的情况,多看看相关的情况。这是了解情况的第二步。多见而识之,是指多看看各种情况,将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在心里。知之次也,是指然后才说得上了解情况。即先听,后看,在此之后才能说自己了解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