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2-15 09:00: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李泽厚译】孔子常讲的是:《诗经》、《书经》和如何执守礼制。这些都是“文言”。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什么是雅言?解释有多种。大多解释为文字即书面语言。《朱注》:雅,常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杨伯峻注:雅言,春秋时代各国语言不统一,当时较为通行的语言便是“雅言”。

笔者认为,孔子当时能够周游列国,没有需要翻译,说明孔子所用的语言在各诸侯国是通用的,也说明当时的确存在一种通用语言。这种语言应是周朝使用的官方语言,各诸侯国都能听懂这一语言。与此语言同时并存的是各地的地方语言(即方言)。孔子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操着不同的方言,交流起来非常困难。孔子使用通用语言给学生们上课,教学生们使用通用语言,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除了有官方语言外,还应存在官方确定的文字。周朝成立后,周公制礼作乐,颁行天下。记载礼乐的载体是文字。当时,周朝应该是确定了一种文字为官方文字,用这种文字来颁布礼乐,传达命令。如果没有这样的官方文字,周王的命令如何传达到各诸侯国?国家的典章制度如何颁行天下?尽管周朝没有像秦朝一样统一文字,但有官方文字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各诸侯国除了用周朝确定的官方文字外,还应该有自己本地方的文字。周朝后期,中央政府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官方文字的使用也日渐减少,各诸侯国更多地使用自己本地方的文字。正因为各地方文字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不便,才有了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的规定。孔子整理诗、书、礼、乐,修春秋,序周易,用的应该是周朝的官方文字。统一的文字非常重要,既能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又能促进教育的普及,还能确立起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意义重大。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倡导使用通用的语言,意义也很重大。

综上,这种官方文字与通用语言,应该就是本章所说的“雅言”。

【笔者译】孔子经常使用通用语言讲课,使用官方文字写东西。讲解《诗经》、《尚书》,传授礼仪规定,都使用通用语言;抄写《诗经》、《尚书》,整理礼仪规章,都使用官方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