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1-10 09:43:47)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李泽厚译】宰我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没法雕刻,粪土的墙壁没法粉刷,对宰我,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孔子说:“开始我对人,是听他的语言而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人,是听他的语言,而观察他的行为。是宰我使我改变了。”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弟子的严厉责备,同时揭示一种现象:即使表现最差的学生,经过耐心、细致地教育,也会有所成就。宰予(公元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论语•先进》列举了四科优异者的名单:“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宰予被孔子许为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比较著名的就是指出孔子的“三年之丧”制度不可取。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宰予后来当了临大夫,因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
从宰予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并非一无是处。位列孔门十哲之一,言语科成绩优异,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出使齐、楚两国,当上临大夫,足以说明宰予决不是朽木不可雕也。笔者推断,孔子说这段话的时间,应该是在收宰予为弟子不久。入师门之前和刚入师门时,宰予比较谨慎,能够收敛自己的个性,按照老师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比较满意。但是,时间一长,宰予就比较随便了,个性逐渐显露,自我约束逐渐放松,经常在白天睡觉。孔子发现以后,很不高兴,经常批评宰予。宰予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孔子多次批评没有效果,有所感触地说,宰予不可救药,像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修饰也,并感叹自己错看了宰予,不该把他收为弟子,自己应该反思看人的方式方法,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不能听其言、信其行。孔子虽然这样说,但并没有放弃对宰予的教育。经过长期的精心培育,宰予还是成材了。从宰予的例子中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即使表现最差的学生,也不要放弃;经过耐心、细致地教育,表现最差的学生也会成材,也会有所成就。
【笔者译】宰予经常白天睡觉。孔子说:“宰予放任自己堕落,对教育、劝导、批评无动于衷,已经不可救药、不可造就,就像腐烂的木头没法雕刻,粪土制成的墙壁没法装饰,我还能责备他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从宰予的身上,我得到一个教训:看人的方式方法应该加以改变。原先,我看人的方式方法是,听一个人说要干什么、要怎么干,我就相信他的话,相信他会按照自己说的去做;现在,我看人的方式方法是,听一个人说要干什么、要怎么干,我不能马上相信他的话,我要观察他的行动,看他是不是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如果他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了,我才相信他。是宰予让我改变了看人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