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助力:整本书阅读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整本书阅读 ”有助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终身阅读习惯。但是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环节中,一线教师往往忽略 “评价 ”这一环节,评价欠缺目标意识、创新实践、结果助力。笔者将以“聚焦、创新、助力 ”为路径,从“精定评价目标 ”“力研评价设计 ”“珍用评价结果 ”这三个角度着手,抓住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准备、设计实施、反馈这三个环节,基于阅读任务群,设计并开展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实践研究。实现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综 合提升,为学生终身阅读奠基。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倡导课程评 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终身阅读 习惯。“整本书阅读 ”的学习任务群重在引导学生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探索适 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学习任务群的阅读任务贯穿 于整个阅读过程,那么就要求与之对应的评价也应有全局的视野,有完整的脉络体 系,体现过程性和整体性,并能真正发挥出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作用。
但是,笔者研究发现,目前整本书阅读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阅读缺质、量,评价欠目标意识。本校大部分学生阅读的质和量都无法 保证。究其原因,教师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目标是模糊的,没有明晰的目标体系。
其次,阅读缺兴趣,评价欠创新实践。学生习惯用“走马观花 ”的方式读书, 缺乏阅读的主动性持久性。究其原因,教师的评价的零碎,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再次,阅读缺深度,评价欠结果助力。目前我校的学生阅读属于浅层阅读。究 其原因,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评价结果反馈、导向、提升的作用。
接下来,笔者将从“精定评价目标 ”“力研评价设计 ”“珍用评价结果 ”三个角度,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为例,谈谈如何基于阅读任务群,设计并开展 整本书阅读评价。
一、重聚焦,精定评价目标,会读善读
如何借整本书阅读评价,解决目前本校第三学段学生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诸多 问题?怎么反馈学生的阅读能力?怎样反应课程标准的完成情况?教师需要有全局的视野,整体的眼光,立足新课标语文要素、作品价值和教学目标、以及教与学的过程,建构衔而一体的评价目标框架,从而有标可依,让学生会读善读。
(一)细研课标,聚焦语素要点
要设计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整本书阅读成果评价方案,首先要把握住新课标所 指明的培育目标。同时,我们还要认清一点,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明确整本书阅读要培育的语文要素也是重中之重。
在设计《西游记》的学习任务群及评价方案之前,笔者依托教材和课标,完成 了第三学段《快乐读书吧》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相关要点的梳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CEwXA1XhVPPicpoZCKxG1Etxr7Q8NpIlfTAp4OyG59ibc5Hg1bvrfibU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二)前研学生,聚焦阅读起点
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的阅读倾向、阅读习 惯,阅读水平等有前置性的调查研究。因为学生的阅读起点不是0,阅读起点的不同,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的目标、侧重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制定整本书阅读目标前,研究学生,明晰他们的阅读起点,是非常主要的一环。
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前,进行了一项关于古典名著的摸 底调研。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6YXL3Yfk54ojG0n6G8NiaBY8JJt4aic1RqhZa0QmlzRE3j1bLjCvklo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通过对学生这三个维度的评价,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就能从学情出发,选择 最优的指导策略和方法,阅读的评价的定位也能更精准,以评促读,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深研作品,聚焦达成目标
要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和评价方案,教师要先深入了解作品。教师要了解作 品主要内容,写作主旨,写作特点,人物形象等要素;对整本书把握应该是深层次的,对作品的评价和观点都应该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接下来的一环就是衔接好作品,明晰学生通过本次整本书阅读的过程,需要达成的目标。
笔者通过前期调查,及对作品的阅读思考,有以下认识:
首先,《西游记》主要角色学生认知度很高,一些主要情节很熟悉。但已经通读原著的学生基本没有。
其次,《西游记》是富有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小说,塑造的形象个性鲜明。作品受多元文化影响,有丰富的内涵,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很好的文本材料。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下整本书阅读目标:
1.运用浏览、精读、跳读、猜读等方法,通读全书。结合目录,初步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厘清西天取经路线和故事的主线。
2.能精读部分章回,通过合作、探究、交流,感知、鉴赏《西游记》情节特点,感受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并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3.通过学习任务群,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内驱力,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二、重创新,力研评价设计,趣读悦读
新课标中“阶段性评价建议 ”部分倡导过程性评价,明确建议教师应该关注整 本书阅读的阶段性评价,采用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教师应该努力创新评价设计,架构起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之间的互动桥梁,让学生趣读 悦读。
笔者结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设计出基于阅读任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主体框架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zYKl4LNmyknqoKRIwQQ8nPdPeDJ2coRrHuEJjGKcFHH824IL9tmgo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一)打通由始至终评价脉络,创新量表设计
为了让评价贯穿全程,根据这个框架中的 3 项子任务,同时编制出了相应的评价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mEN8Gf7pHgkLVZXNGtn78K6dE2ib9pCmwv5ibAobTzia2xrKFVpUDGZM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二)分析多维多度评价内容,创新主体设计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但是这样评价的主体太过单一, 学生本位的思想下,学生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此外家长、其他老师、学弟学妹, 甚至是网络平台连接的一些陌生人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不同评价主体给出的评价,角度不同,能给被评价者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所起到的作用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大力研究评价主体的特点和作用,不同的评价内容,匹配不同的评价 主体,达成评价效果的最优化。
在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笔者也提供了相应的评价表,以起到指引的 作用,同时加强学生对阅读策略的适应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pUU0eqY4HI1eVdJuHdA83mPpIMlRgzBxAI49fqnHVVEC731C193o4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许多时候,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在课外完成,家长是学生这一过程的见证者,所以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总结反馈环节把家长纳入到评价主体,设计了如下 评价表,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得到更全面的评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JicCOjvYxaVq6fDpEN4e5iamic1libGJoHEzIA2lYc9OxibJ8XhSshXAFib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三)搭建多样成果展示平台,创新展评设计
我们重视导,重视读,也应重视成果的展示评价的环节。它的形式应该是多种 多样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有创造,有聚焦,有思考,有对比,极大地保 持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行为更主动、更深入。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评价过程中,笔者搭建了许多对学生来说很新鲜的平台,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的积极性很好地被激发了起来。
在“文话西游 ”阅读任务评价阶段,笔者把学生作品放到钉钉班级群这个平台 内,让学生和家长都变成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这一过程是评价的过程,也是激励、学习、反思的过程,效果很好。
三、重助力,珍用评价结果,乐读深读
教学评价是不是有效果,最主要的是看能不能达成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评价 不能止于评价,还应发挥评价结果的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引导学生优化阅读行为,在实践层面达成教、学、评的一致。只要评价结果利用得好,就能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让评价的效果最大化,让学生乐读深度。
(一)激发主动阅读,助力内驱
整本书学习任务群中有许多子任务,但以往大多数老师都主要针对每一个子任 务设计评价方式,评价是以零散的一个个结果呈现在学生面前。笔者想,如果能把 这些评价的作用拧成一股绳,那对学生来说作用会更大。在这样一个全局性的视野下,把学生每一次小任务的评价,以对学生有触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学生的冲 击力是巨大的。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能激发出学生深度阅读的内驱力。
在《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评价过程中,结合学习任务群的主任务——古典名 著《西游记》校园推荐展会,笔者设计了推手评级表,把整个活动的评价融合于表 单中。以下是期中一位学生的评级汇总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FzdLGnIkEtU0HNwcOWiaDQ8t4J9XL3CuvwUcnTBqtwwEn4dCwMG9nROicLLkKKEqBoXO7EAVo4yicQ/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二)展露评价轨迹,助力成长
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改进,它主要包括行为的改进和新的变化。这个环节做得好,才能把评价的价值最大化,不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所以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应该是评价——反馈——再评价 的过程。反馈的过程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明白怎么去弥补和改进,那 接下来的阅读效果将会大不相同。
比如在“ 图解西游 ”“文话西游 ”这两项子任务的评价中,笔者安排了教师复评 和钉钉班级圈内学生和家长的复评,给了学生根据初期反馈进行再阅读,而后修正改进的机会,学生和老师都能清楚地看到成长的痕迹,评价的效力得以清晰展露。
(三)明晰优化路径,助力纵深
评价最主要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做得好,好在哪里?做得差,差在哪儿?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要保持些什么?又该怎么去修正改进?通过阅读评价的反馈 来让学生明晰优化路径的方法很多,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评价反馈中,笔者 运用以下两种方式。
描述性评价。用文字等方式描述评价结果,指明优缺点,改进的方向路径。这 样的反馈对学生改进阅读行为有极大的好处,还能使学生的信心增强,更能使学生 以更积极的心态对待阅读任务,消除消极感、压力感。
自评和反思。让学生在评价反馈阶段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进行自我评价,重点 交流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及优缺点。这个自我剖析的过程,除了明确了成果优化的路径,也给部分迷茫的同伴以启迪,指明改进的路径。
综上所述,笔者从“精定评价目标 ”“力研评价设计 ”“珍用评价结果 ”这三个角度,抓住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准备、设计实施、反馈这三个环节,以评领教,以评促学,推动整本书阅读评价模式的更新,最大程度地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效能,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