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根·扎深·扎实:低段童话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

(2025-03-13 11:40:32)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理念是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价有机融合。在童话教学中,借助语文要素统领,情境要素统整,评价要素护航,让教学目标扎根,教学智趣扎深,教学成效扎实。通过建立“教学评”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童话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whxw24KGTMfOtI8fYBhoicgDFfciclpzR75ibs7MSbsOicQKPVh7QljGv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童话以其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深刻的道理,成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段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语文要素统领,让“教”有目标;以情境要素统整,让“学”显智趣;以评价要素护航,让“评”固成效。笔者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whxw24KGTMfOtI8fYBhoicgDFfciclpzR75ibs7MSbsOicQKPVh7QljGv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一、扎根:语文要素统领,“教”有目标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nAePKP5HcNbGpLJ3ibRt6dfkUJF1jsicV5Lib7N2ASibTakbCcTBicQfXj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学的方向,教的指引,评的依据。教师要精准解读语文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一)厘清要素,锚定核心

“语文要素”是构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各种基本元素,落实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在教材中,不仅语篇内蕴含着语文要素,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交流平台等诸多板块也蕴含语文要素。教师通过系统地梳理,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解析,从而确定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统观单元整体编排,《古诗二首》借助图文结合,让学生发展视觉化想象,走进古诗“见”画面;《雾在哪里》《雪孩子》通过链接生活,让学生发展生活化想象、故事化想象,深入故事“见”情景;看图讲故事、看图写话则是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学以致用,综合运用想象“见”表达。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mzf6wYHClnGnn6oMun0oDzMfPicj7YnQtfEpTVMpZPn3yfiaJw0RIiau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纵观语文教材,“默读”这一要素在编排上呈现前后勾连。第一学段“学习”,第二学段“初步学会”,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层层递进,步步生长。本课《雪孩子》课后习题“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是部编版教材首次提出默读要求,亦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综上所述,笔者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厘清单元要素,借助要素的勾连细化精准教学目标,通过边读边想象,感受故事中的危险场面从雪孩子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他勇敢善良愿意为朋友付出的美好品质学习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了解故事内容”。(二)观照课标情境

童话故事富含童心童趣,充满奇思妙想,带给学生真善美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对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该任务群提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且在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彩多姿的生活,初步体会文学阅读的乐趣。”

学生学习童话的过程,就是跟随作者想象的体验过程。笔者在教学时,以人文主题“想象”为基石,构建单元主题“神奇的想象”,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创设任务情境“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文学的殿堂”,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瞄准双线,明晰任务

童话故事具有情节线和情感线,教师瞄准“双线”解读文本,把握童话之脉,涵泳童话之智。在深入要素的研讨中明晰教学任务,实现三维目标的渗透与融合,着力语文要素的软着陆。

梳情节线明任务。本文以雪孩子为中心,围绕雪孩子“和小白兔玩——勇救小白兔——变成白云”的故事情节发展。童话故事情节是一条“明线”,亦是教学的抓手。“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习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品情感线明任务。《雪孩子》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雪孩子勇敢地、奋不顾身地救小白兔于危难之中,它的这颗火热之心暗含了“团结友爱”的希望。情感表达是一条“暗线”,“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雪孩子”这一学习任务融入情境教学中,利用图画再现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借助视频渲染情境,学生带入特有的意境中;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强化主观感受,从而涵泳童话故事的智趣。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whxw24KGTMfOtI8fYBhoicgDFfciclpzR75ibs7MSbsOicQKPVh7QljGv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二、扎深:情境要素统整,“学”显智趣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nAePKP5HcNbGpLJ3ibRt6dfkUJF1jsicV5Lib7N2ASibTakbCcTBicQfXj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重要特征。学生阅读童话要浸润其中,感知由文字、声音唤起的形象和情感,体验意境,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发展童话的想象力,培养童话的领悟力,在“学”中彰显童话的智趣。

(一)以图化境,激活想象

部编版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往往配有丰富多彩、精美别致的插图,兼具形象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以图化境,激活个性化的想象牵动学生与文中人物角色产生共鸣。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pMXr85jW9ZjRyAuxibTmDgJtIjK8qdG7DcM2F3x5FRXecd2ot6Sfib9Q/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1.看图直观想象

利用课文插图,联结关键语句“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雪孩子会陪小白兔玩什么呢?学生把自己代入雪孩子,沉浸在雪地玩耍的情境中,直观地感受一起玩的快乐。借助图片激活想象,学生体会好朋友间的陪伴之情,为进一步理解内容,感悟人物形象打好基础。

2.依图拓宽想象

借助绘本插图,聚焦关键语句“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引导学生从图中看房间的布局,柴堆、窗帘、桌椅、床、被子……利用语言支架“哎呀,火把____烧着了!”学生从空间上想象着火的过程,激活对“着火了”三个字的无限想象,感受危险步步逼近的紧迫感。

3.借图升华想象

借助课文插图,小白兔遥遥望着天边的那朵白云,提示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习课文后,学生被雪孩子的勇敢、奋不顾身所感染,交流的内容也很打动人。“雪孩子,谢谢你救了我,你是我永远的好朋友!”“雪孩子,看到白云我就好像看到了你,我会一直想你的!”“雪孩子,再见了,明年我们还一起玩!”学生通过想象,沉浸在童话世界里,浸入人物情感里,感情得到升华。

(二)循读入境,感受情思

朗读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读者和作者的心。在情境中,学生借由个性化的朗读,外显对文本的多元化认知和感受,在朗读中展现童话学习的情趣。

1.体验联结,让朗读更生动

学生在联结生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体验,情感就更投入,朗读便更生动,因为“朗读的声音是伴随着体温和深情走进孩子内心的”《雪孩子》的故事发生在雪天,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自然而然地抓住“下个不停”“一连”两个关键词,将句子读生动,让人感受到雪下得又大又久。

以动作为线索,学生通过“做一做”的方式贴近角色,读出自己的体验。“浓浓的黑烟实在是太呛人了,雪孩子忍不住会怎么做?”有的学生捂住嘴巴,有的忍不住咳起来,有的说雪孩子实在忍不住转身跑出屋外喘口气。化想象为动作,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雪孩子救人的不易。

2.走心演绎,让朗读更加立体

童话是要用来讲的,学生在讲、演、分角色朗读童话等学习过程中,体验角色,感受意蕴,达到对文本的理解。演一演是低年级学生热衷的学习形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情境引导,通过教学语言渲染情境氛围,通过走心演绎,学生始终与童话文本相联结,让角色从平面走向立体。

【教学片断】

“冲到熊熊燃烧的窗帘旁,没有小白兔的身影,雪孩子急得大喊——”

“找到被火包围的沙发旁,也没有小白兔的身影,雪孩子急得大喊——”

“哎呀,屋顶那带着火星的木头要砸下来了,雪孩子连忙边躲边喊——”

“屋子里到处是燃烧的火,雪孩子躲也没处躲,越来越急——”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中,学生忍受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到处寻找。伴随着大火熊熊燃烧的视频,学生的情感愈发投入,仿佛自己便是那雪孩子,在浓烟滚滚、火势逼人的屋里一遍又一遍焦急地寻找着。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象的,教师营造直观的情境感受,既降低想象难度,又拓宽思维,学生得以走近童话角色本身,在情境表达中,以更加立体鲜活的朗读来塑造人物本身,传达共情。

(三)引思破境,畅想表达

在保持想象的前提下,学生进一步在思考中深化想象,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延展童话思维,通过提升“品质化思维”畅想童话表达。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kYKzxdKT1AaQz7F4XSkChfqN7fLkdpib23NOR8LyVdvvnfckLecOx0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1.激活联结思维

深度学习要把学习的思维方法聚焦于“不断寻找联系”。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联结思维,学生以生活为载体,积极主动地探寻识字方式,体现一种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kvgx0VsQia4FCszibxiauaK4z9icuvicXjDetgywfESMRCINUYzAbMTuwk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思维导图,学生以联结思维随文识字。在教学“柴”字时,与图片联结,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柴”就是木头,细细的直观印象;与生活联结,学生认识到“柴”可以用来烧火;与词串联结,将有关联意义的词语串在一起,学生积累“木柴”“柴堆”“添把柴”等词语。随文识“添”,将生字与生活联结,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言语对话,巧妙地引出“添件衣”“添张桌”“添把椅”,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添”与“加”联结在一起,通过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添”。

2.激化迁移思维

《新课标》特别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建构。教师在教学时出示“火越烧越旺”“火星越蹿越( )”“黑烟越冒越( )”的语言表达支架,一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会说“火星越蹿越高,黑烟越冒越浓”,借助语言表达营造危险的氛围;二是将三个短语排列在一起,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结构特点“( )越( )越( )”,在课堂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迁移出“温度越升越高”“小白兔越睡越香/”。

通过迁移思维,学生既丰富“越( )越( )”的语言积累,又把气氛渲染得越发危急,为下文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创设良好的情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whxw24KGTMfOtI8fYBhoicgDFfciclpzR75ibs7MSbsOicQKPVh7QljGv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三、扎实:评价要素护航,“评”固成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OHUQKndc0HlPvx7T0Ta9fnAePKP5HcNbGpLJ3ibRt6dfkUJF1jsicV5Lib7N2ASibTakbCcTBicQfXj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新课标》倡导评价的整体性和过程性,重视评价的调节、导向功能,科学的评价对课堂教学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1.夯实习惯,以评筑基

“识字与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学生要“能按照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据此,笔者设计评价标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icB1jN5kpRuXVguVcJFW9NtlQdlqYVn58nqPspaImxM4AI56ymFc2q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评价标准指向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姿势正确强调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书写规范是指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写清楚;结构端正指字的间架结构正确,宽窄适宜,关键笔画正确;书面整洁指书写干净美观。

结合评价标准,通过多主体评价,在互评、自评中,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加以改进,从而筑好书写之基。

2.落实要素,以评促学

“默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亦是本课需落实的语文要素。初次接触默读,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提供路径引领,做到缓步子,低要求,让学生有期待地学,有收获地学。

尝试默读:借助字典释义“默”,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借助“练眼力”小游戏,出示课文1-4自然段,学生用眼睛跟着变红的字一个个往下看。教师借助评价语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第一次默读,你们就把小嘴巴闭得紧紧的。”使学生明确默读要求——眼睛看字词,嘴闭不出声。

练习默读:学生自主练习默读,教师边观察边轻声提醒要领,通过反复的强调,强化学生对默读方法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比如默读9-14自然段,找出描写雪孩子变化的语句。借助评价标准,学生练习边默读边从字里行间寻找信息。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w8qxJMcAwkVicmbMHkUicjn9LVYfK2j9sdyQibGlFxkHkSqMT1wWuvor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巩固默读:在默读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带着问题思考,按要求圈画相关字词。比如“默读7、8自然段,用~~~~划出雪孩子的语言,用圈出雪孩子的动作,说一说雪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学生边默读边圈画,通过品味语言,感受雪孩子的人物形象。借助评价标准,学生在切实习得默读能力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LIIcQJUfqPSic5eUj2LOomo9J151YptfibmGZsMQEF0mkrCwkssibWjib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默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借助学习任务步步推进,以评价标准助推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

3.提升素养,以评塑力

童话故事的阅读,旨在发展学生童话的想象力,培养童话的领悟力。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合评价,培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

借评价表,提升想象力。采用学习任务的方式,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瞄定人物的动作、语言,从“奔、冲”的速度之快,“冒、找”的寻人之难,“你在哪里”的语言之急,体会雪孩子的形象。采用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演读中发展想象力。借助朗读评价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4sFUoNeRJ8WoSOf6dYDI00gBeMsB7KLWxiarBMLYwb1iaSCbLb2hNw01Z25HFDSC9iajmv2IwOcMsC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借评价语,提升思维力。文本短短的几行字诉不尽雪孩子救人之难。在学生的认知中,雪与火本身具有冲突性,雪孩子救小白兔,更是生与死的冲突。“如果你是雪孩子,你会去救小白兔吗?”通过灵魂质问,学生也许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再次深入文本,聚焦救小白兔的片段,学生对雪孩子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雪孩子最怕的就是火呀,可是他想也没想就冲了进去,多么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明知道屋子里那么危险,雪孩子却顾不上呛人的烟、烫人的火,只为了救出他的朋友。”借助评价语的生成,学生愈发真切地感受雪孩子内心的无私和舍己救人的一面,思维愈发深刻。




“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重要路径。教师在低段童话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有目标,学显智趣,评更有效,才能让童言生长,童思飞扬,童智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