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评析:狐狸和石头(陈臻雯)

(2016-09-26 23:05:01)
标签:

教育

分类: 活动设计/活动案例/活动评析

新罗区幼儿教育陈臻雯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学案例分析及点评

点评

   

对象名称

工作室领衔人

龙岩市第二幼儿园

 

陈臻雯

学科

幼儿教育

幼高

点评者

 

陈晓静

学科

幼儿教育

幼高

授课类型

艺术

活动

授课班级

小班

授课时间

201663

授课名称

狐狸和石头(音乐游戏)

内容(总800—1000字)

【案例描述】

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为:1.感受音乐,按音乐节奏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2.能在音乐变化时摆出各种造型的动作;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意愿按音乐节奏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活动难点:在音乐发生变化时能立刻摆出各种造型并保持不动。活动准备:音乐、狐狸头饰、手偶

活动过程为:活动一开始,教师引导幼儿扮演小兔律动入室,并以故事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经过两遍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的旋律与变化,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后随音乐练习“变石头”的游戏。当幼儿熟悉玩法后,教师扮演狐狸在森林里散步,小朋友们扮演小动物,和孩子们玩起了“狐狸和石头”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听音乐随节拍做动作。游戏两遍后,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扮演狐狸,进一步激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游戏数遍后,幼儿律动出室。

【案例点评】

1.教材的选择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并保持不动是比较困难的,而这个活动就需要幼儿听到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事宜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小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控制身体能力;其次小班幼儿很喜欢摆造型,在平常的游戏和活动中,孩子们都会摆摆造型。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机会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迁移日常的生活经验创编出不同的造型。

2.注重情境设置,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狐狸先生正在森林里散步,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悄悄的跟在它的后面和它玩起了捉迷藏游戏的情境,并以“狐狸回头看的时候,小动物们就立刻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石头,一动也不动,狐狸先生绕来绕去就是没发现,它只好继续往前走”渲染了游戏的趣味性,调动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巧妙地把孩子的兴趣点与活动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孩子创设了自由交流、自主活动的机会
3.
有效组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活动中教师抓住了教学的有效时间,将难点前置,做到张弛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夸张的动作语态始终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幼儿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中,在积极愉悦的心情下,感受并理解音乐,熟悉游戏玩法。在与同伴共同探索、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经验,感受到了集体游戏的快乐。

4.建议: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注意语言的简练,提出的问题尽量简单明了,不要过于拖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