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宗元的信20230629
(2023-07-05 09:34:35)宗元:
你好!有些话,舅舅一直想和你聊聊,怎奈我回尉氏时行色匆匆,加之你学业在身,每每无暇相见,就算偶尔团圆同桌吃饭,也因时间短促未能深谈。现在你高考已过,成绩已出,你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生活和学习场景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舅舅趁着这个机会,和你聊聊我的所思所想。
宗元,舅舅虽在郑州,和你分隔两地,也极少主动问及你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成绩,但舅舅绝不是漠不关心。只不过在舅舅的认知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般的功利思想已变淡,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成为自己”之间,舅舅愈来愈倾向后者。你在健身方面的克己和自律让舅舅敬佩,你在文化课学习上未能努力到无能为力让舅舅有些遗憾。舅舅也在学习,深知学习过程中需要忍受的寂寞、重复的单调、知识本身的枯燥、未必有成的怀疑与无助,但也体会过有所突破后拨云见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和欣喜。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在人脑中保持时间为0.25--4秒,短时记忆为5秒--1分钟,长时记忆为1分钟以上直至终生。同时研究发现,一个人长时记忆的实现会引起自身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相连接部位突触的生理性改变。孩子,要长期记住一些知识就和你健身类似,健身是定期锻炼某个部位的肌肉使其发生生理性改变,记忆是定期重复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改变,这个过程不比肌肉生长那样肉眼可见,显然更加艰难。
宗元,对于你的考试成绩和即将的择校,舅舅无悲无喜,淡然视之。很多人或大喜过望或失落悲伤,都是错误的拥有“一考定终身”的认知,这种陋见害人匪浅。曾国藩说:“往事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而人唯一能有所把握的,只有当下。相信当下的你也从数年健身的坚守和反复中体会到了一些价值和意义,对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和预期。舅舅无意在此宣讲人生大道理,因为舅舅认为道理人人都懂,缺少的是到达道理一端的阶梯。比如人人都知道应该多去学习科学知识,少沉迷于游戏或手机,可低头族比比皆是,人们需要的不是知道“应该多去学习科学知识,少沉迷于游戏和手机”,而是“用什么实用且有效的办法”才能达到“多去学习科学知识,少沉迷于游戏和手机”,怎么保证自己能坚持使用这种“实用且有效的办法”,而这就是各种学科科学所研究的问题。
宗元,舅舅敬佩你在健身上的努力和坚持,欣赏你在健身上取得的成绩,支持你继续追逐和深入。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能把职业和兴趣结合起来,会是很幸福的事,舅舅深以为然。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时时刻刻都和周边的人与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也不停歇的进行着自身的输入和输出。输入是把外界新鲜的经验刺激纳入自己的认知框架,输出是用自身的经历经验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你在健身上得到了身心的愉悦、自我的肯定和情感的安适,那何不让它去帮助更多人得到这种快乐体验?即使有些人不像你对健身那么痴迷,也不应该失去体验健身带来快感的权利,不是吗?20世纪30年代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你即将步入大学,大学有大师,大师有丰富的科学和专业知识,而不仅仅是技能知识。如果你未来愿意让健身的快乐惠及更多人而不是自娱自乐,那就不能只是告诉别人“应该健身,健身能给你带来快乐”,而是去找到能让愿意通过健身得到快乐的人“坚持使用的实用且有效的办法”,这就不再是一个说教问题,而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你大学期间对科学理论进行长期反复的学习,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实现你对健身的追逐和深入。
宗元,在你参加高考前,我和你姥姥的通话中就多次提到你。我的观点是,你是一个独立、上进、有主见、有原则的孩子,尽管因年龄原因不甚成熟,但你已经比较清晰的知晓自己想走怎样的人生路,你已具备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高考成绩的优劣对你只是锦上添花,绝非雪中送炭。舅舅对你满怀期望,不是期望你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期望你日日超越昨天的自己,成为一个自我欣赏、快乐、独立、自由的人!
最后,舅舅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