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您好!
今天是有感而发,想和您说几句话。
新生刘璟文分在了一(1)班,截止今天已上学5天,3天前的一天晚上我接他放学。
“爸爸,我今天课间在我们教室后门看到王主任了。”
王主任?乍一听我有点儿疑惑。
“儿子,你记错了,你们一年级是陈主任,呵呵。”
“不是,真是王主任,不是我们的主任。”刘璟文不太流利的解释着。
“你说的是你姐姐年级的主任?”我有点儿醒悟了。
“是的,爸爸。”刘璟文重重点了点头。
我感到有点儿意外,小小的人儿怎么会记住您呢?
“爸爸,我没敢和他打招呼,我不知道他记不记得我。你说他记得我吗?”
看着刘璟文仰着的脸上那清澈的眼睛,我知道自己不能糊弄他。
“儿子,爸爸只能说王主任可能记得你,也可能不记得你,但他应该记得你姐姐。爸爸建议你下次见到他时,勇敢的问好。如果他不记得你了,你就向他做个自我介绍,说说你的名字,你姐姐的名字,他就能想起来了,好吗?”
“好的。”刘璟文点了点头。然后我俩就手拉手绕着校外的路开始边锻炼身体边等他姐姐放学了。
王主任,今天之所以说是有感而发,就是觉得太奇妙了,咱们总共也只交谈过几次,甚至我都没有正式介绍您给刘璟文认识,他竟然独自在学校看到您时,产生了打招呼的想法,而您还不是个例
刘璟文读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和我一起在学校东门接刘璟涵,慢慢的老师们注意到了这个跟着我的小不点儿,经常主动和他说说话,以至于再隔着栅栏等刘璟涵时,他就会说“爸爸,王主任又开始广播了。”“爸爸,今天马老师带队。”“爸爸,我看到李老师了。”“爸爸,杨老师来了。”。。。。。。
王主任,今年8月24日刘璟涵入校报到,我在六年级南楼的一楼乍一看您,没认出来,直到您扭过头看到我,脸上浮现出笑意,我才敢认,我直觉您瘦了。听您说为了筹备开学,您和老师们已在学校准备了半月有余,我有点儿意外,这好像和我印象中的“一年两个大假期,想去哪儿游去哪儿游”的教师美好生活有点儿冲突。但,再看看整洁的校园、温暖的装饰、窗明几净的教室、粉刷一新的宿舍,这哪一项不是浸透着您和老师们的心血,这哪一项不得消耗掉数以亿计的脑细胞啊。我感觉,宇华教育是让家长放心,让学生专心,让老师们时刻远离舒适区,总操着操不完的心
昨天下午我参加了刘璟文的班级家长会,看到了两位老师,她们是开学第一周每天超过两万多步,“游历”于教室、操场、食堂、宿舍等地、给孩子擦屁股、穿衣服、有求必应,声音嘶哑的怀着一颗“胖胖爱心”的常老师和洋气温婉的戴老师,她们脸上淡淡的妆容掩盖不住深藏眼底的疲惫。常老师说数学吴老师活泼生动的课堂颠覆了她对数学学习的旧有认知,常老师说戴老师为了帮初入学的孩子们培养学习兴趣,带着整个英语教研组辛苦编制有趣的课堂教学游戏,创新教学方法,有些还被她悄没声的改头换面据为己用看着为了使家长放心而尽力讲解孩子们衣、食、住、学、玩的常老师,我真想说:“您少说几句吧,我们家长放心,歇歇嗓子,恢复一下体力,您除了是老师,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呢。”刘璟文有这样3位老师,我很放心。对了,记得是刘璟文入学参加闯关打卡那一天,我在篮球场上看到陈主任正从操场往宿舍方向走,路过一对母女身边时停了下来,热情的聊了起来,还蹲下来和小女孩说着什么。我当时认为是熟人,走过她们身边后,在操场听到那个母亲对小女孩说:“你会喜欢这里的,你看连不认识的老师都这么好,对不对?”听到这话,我突然觉得自己想多了些什么
昨天下午5点进班接刘璟涵,6点多一点儿才离开,期间就看到马老师、露露老师和李老师手里拿着纸笔,挨个和家长与孩子聊,当然我也是其中被约谈的一个。老师们站着,我也只好站着,一个多小时下来,我腰硬腿酸。我就有点儿纳闷,老师们除了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还得占用那么大的精力去记住每个孩子的问题去和家长沟通,她们又都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她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因为6点钟两个孩子有绘画课,走的太匆忙,都没顾上给老师们说一声节日快乐!
王主任,实在不好意思,又是突然发现啰嗦了这么多。我不知道宇华挑选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我也只是接触过您和刘璟涵、刘璟文的几位老师,我觉得你们好像都有一种信念,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辛勤的工作、忘我的奉献、无私的作为,我想正是因为你们每一个人的这种精神,让宇华学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信赖和依靠!
王主任,我现在更加坚定自己当初为孩子选择宇华的正确性,也想趁此机会,请您转达我对学校领导所坚守的一心一意教书育人的敬意,对学校老师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敬意,并请每一个老师能坐会儿时就别站着,能眯一会儿时就闭会儿眼,并真心祝学校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