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磐安百杖潭(二)

(2016-11-17 18:24:35)

沿被群山环抱着的金丽古道和蜿蜒曲折的清流小溪前行,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使人心旷神怡、尘心自息;亿万年前冰川世纪留下的自然奇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长长木制栈道的一端(图1),连着一座古朴大方的凉亭,名曰“冷泉亭”(图2)。亭外侧的溪流里,有被溪中巨石不经意地随机一挽,从而形成的一池盈盈清泉。该清泉,无论是近观还是远望,它均能呈现出波光粼粼,碧绿如染,清澈透亮,纯净怡人的景象。特别是到了夏日,水池周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无比明艳。由于它秀出了天山瑶池的妩媚和神韵,于是,人们亦称其为“瑶池”(图34)。

http://s6/mw690/006oGo2qzy76usCODfT45&690
(图1)

http://s5/mw690/006oGo2qzy76usHmrRi54&690
(图2)

http://s10/mw690/006oGo2qzy76usJZsyRc9&690
(图3)

http://s15/mw690/006oGo2qzy76usM67q63e&690
(图4)

“冷泉亭”,因亭边的一口著名的“冷泉”而得名(图5)。“冷泉”是由于大气降水渗漏地下,并顺着岩层倾斜方向流动,遇侵入的岩体阻挡,使水溢出地表而形成。泉水常年不涸,水温终年保持在16左右,富含矿物质,水质清冽甘爽。泉前有一石潭,泉水汩汩而入。潭中有一石牛,如痴如醉,曰“金牛醉泉”,大有白居易所言“粹冷柔滑”之感。盛夏至此,暑气尽消,“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图6)。在亭与“冷泉”之间,还蛰伏着一个巨大的“螺王”(图7)。

http://s14/mw690/006oGo2qzy76usP5lOl8d&690
(图5)

http://s5/mw690/006oGo2qzy76usYZ8Msb4&690
(图6)

http://s10/mw690/006oGo2qzy76ut2OKtb39&690
(图7)

离开“冷泉亭”,在深藏于茂林修竹的石径间,立有一木牌,上面写着:“在这里,我们来一次远离尘世的约会!在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川、河流、森林、幽谷……;在这里,风声、水声、鸟声等亿万生灵发出的和音让人陶醉……;在这里,一屡清风,一叶绿色,就连空气也弥漫着丝丝甜味……”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百杖潭”景区的著名景点——“龙门石阵”(图8)。

http://s5/mw690/006oGo2qzy76ut5TuZKe4&690
(图8)

这里,两岸峰峦叠嶂,峭壁连天,溪谷瀑流湍急,巨石横陈。大者如房、如舟,小者如骡、如羊的乱石,星罗棋布,构成了变换莫测的石头巨阵(图910)。这里,溪水或在石上淙淙,或在岩下汩汩(图1112)。人行其间,如入迷阵,妙趣无穷(图1314)。相传,巨石阵是“百杖潭”的龙王用来考验前来朝拜的人们是否虔诚而设。又说是灵溪巨龙被斩后,卷起的巨石和部分龙骨散落在此所致。无论传说如何,专家的考证是,由于景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褶皱带内,北东向丽水——余姚大断裂带的中部,地质时期有过强烈的差异性抬升运动,造成山体崩塌,从而形成了河谷、山坡巨石遍地的奇观。

http://s6/mw690/006oGo2qzy76utfF8ih15&690
(图9)

http://s9/mw690/006oGo2qzy76uu4oauYe8&690
(图10)

http://s15/mw690/006oGo2qzy76uu7Xp387e&690
(图11)

http://s15/mw690/006oGo2qzy76uuaSEsS4e&690
(图12)

http://s2/mw690/006oGo2qzy76uuf8lTb21&690
(图13)

http://s3/mw690/006oGo2qzy76uuhDATo92&690
(图14)

跋涉于石阵间的崎岖山路,小心翼翼地跨过了“龙门”,接下来的溪谷就变得缓和了(图15)。但溪边的植被,却变得更加苍翠茂密,虬曲盘错;溪流涧水,变得更加澄碧深邃,绿波盈盈;缠绵的情侣树,也是变得更加地轻歌曼舞,风情万种(图16……

http://s14/mw690/006oGo2qzy76uumcBC58d&690
(图15)

http://s6/mw690/006oGo2qzy76uv1vPkp75&690
(图16)

在“龙溪十六渡”边上的凳子上坐一坐吧。在这里,顺便闻一闻“龙溪十八渡”方向传来的空山鸟语,听一听溪涧中流淌着的浅唱低吟,数一数水泥构筑的石凳、石桌上呈现的一波波年轮(图17),看一看前方“棋盘石”上仙翁的对弈(图18……

http://s4/mw690/006oGo2qzy76uv9kBfJf3&690
(图17)

http://s12/mw690/006oGo2qzy76uvd7sPF2b&690
(图18)

身处这两山夹峙,乱石穿空的清凉世界,心中少了许多尘世的俗虑,随之滋长的便是“壁立千韧,无欲则刚”的浩然之气(图1920)。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一种气质的修练,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

http://s10/mw690/006oGo2qzy76uvjJVoZ59&690
(图19)

http://s15/mw690/006oGo2qzy76uvmMdnU7e&690
(图20)

穿过这片竹林(图21),就要到达百杖潭“三叠瀑”脚下的“龙王庙”了(图22)。“龙王庙”是周边地区的人们旱年求雨的地方。相传百杖潭的龙王非常灵验,每逢旱情,来此求雨都是有求必应,故当地老百姓在此建造龙王庙来供奉龙王。每年的农历713日是龙王的生日,东阳、缙云、永康等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们,都会纷纷前来祭拜。据说,“龙王庙”还留有诸多文人骚客的题记和诗文,诸如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就曾有诗《外山》赞之曰:“百丈苍山倚暮寒,仙源无路欲通难;晚来急雨天飞瀑,只许幽人隔岸看。”

http://s11/mw690/006oGo2qzy76uvyLjIu5a&690
(图21)

http://s6/mw690/006oGo2qzy76uvBhg7r75&690
(图22)

离“龙王庙”不远,便是“百杖潭”核心景区中,被称作“江南第一瀑”的“三叠瀑”景观(图23)。“三叠瀑” 为国内罕见的冰臼瀑布,上下三瀑相连、层层叠叠,一气呵成。三瀑的总高度差达100多米,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瀑布群,堪称江南一绝。

http://s1/mw690/006oGo2qzy76uvE2Dyo00&690
(图23)

在“三叠瀑”的入口处,有一供应零食、茶叶蛋、天然拐杖等杂货的小卖部(图24)。旁边靠山的一面,立着“百杖潭景区影视拍摄基地”的巨幅广告牌(图25)。原来,这里由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的景观特色,吸引了新《还珠格格》、《宫》、《后宫》、《十大奇冤》、《赤峰山魂》等剧组前来取景拍摄,杨幂、冯绍峰、安以轩、海陆、李佳航等影视明星都在祈雨潭、三叠瀑、龙门石阵等景点留下让人难忘的一幕(图26)。

http://s11/mw690/006oGo2qzy76uvHTlG21a&690
(图24)

http://s16/mw690/006oGo2qzy76uvKo81x3f&690
(图25)

http://s14/mw690/006oGo2qzy76uvNrMRL9d&690
(图26)

坐在小卖部外的长凳子上,即可全览最下面的第一级瀑布(图27)。该瀑布高70余米,宽约7米,瀑布沿着600700的陡崖似白练般铺开,绵绵密密、洋洋洒洒、前赴后继、永不停息,然后温柔地泻入底下的“祁雨潭”中(图2829)。若沿着潭边的石径走向瀑布,则可近距离地感受瀑布席卷而来所激起的细雨和凉风,感受瀑布呼啸而下所呈现的气势和壮美……。此情此景,令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这种感受,正如瀑下崖旁的木板上所书:“在这里,我们醉了,醉的不是酒,是氧!在这里,我们痴了,痴的不是梦,是瀑!”最下面的这级瀑布,无愧于瀑布旁崖壁上书写的“神练”二字(图30)。

http://s6/mw690/006oGo2qzy76uvQzUdDf5&690
(图27)

http://s11/mw690/006oGo2qzy76uvTroqS1a&690
(图28)

http://s13/mw690/006oGo2qzy76uvVPoAscc&690
(图29)

http://s4/mw690/006oGo2qzy76uvYD9Jh43&690
(图30)

登上“连升三级观瀑台”(图31),紧接着的就是第二级瀑布了。第二级瀑布高15米,宽5米,瀑布呈喷泻状落入下方的“卧龙潭”,大有“黄河入海流”的磅礴气势(图32)。据观察,“卧龙潭”瀑布两侧的石壁寸草不生,而石壁四周的绿色植被以及其上的蓝天白云,却映得潭水清澄如镜、浓绿湛蓝。

http://s14/mw690/006oGo2qzy76uwLyvNzdd&690
(图31)
http://s9/mw690/006oGo2qzy76uw7YrIk38&690
(图32)

最上面一级瀑布高10米,宽2米,瀑布呈幕帘状泻入其下方的“百杖潭”中(图33)。“百杖潭”,潭口光滑平坦,潭面呈椭圆形。另外三面是数十米的石壁,其上同样寸草不生,地势极为险峻。“百杖潭”的前部另有一小潭,近圆形,直径约4米,里侧潭水流入其中,在潭内形成旋涡,快速旋转后流出,其模样就如淘米之米筛,取名为“米筛潭”。

http://s4/mw690/006oGo2qzy76uwcSFKX93&690
(图33)

关于“百杖潭”名称的由来,当地有一个传说:附近的央塘山上有白龙因触犯戒律,被得道高僧追赶,逃到了该潭中。高僧为了让白龙出来,用他的禅杖在潭里捣了一百下,但因潭水太深白龙还是没有出来,高僧因此恼怒而撞死在潭边的巨石上,撞头处形成圆形的“米筛潭”,里面的深潭便被称为“百杖潭”。

……

其实,自古以来关于“百杖潭”的记述颇丰。本文聊以古人的《百杖潭》诗做为结尾:“白杖龙潭像玉盘,岩腰飞瀑散林峦;回风有雾时成雨,古洞无风日自寒;树入石台还影小,鸟啼云窦亦声残;有时剑入双龙化,聊作丰城好景观”。

(完)

                              20161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