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木雕博物馆之“家训馆”(一)

(2016-12-15 12:22:47)

中国木雕家训馆,坐落于中国木雕之乡——浙江省金华东阳市,是中国木雕博物馆六大展馆之一,占地1400多平方米,共收集展出了木雕雕版350余块。该展馆以大地域文化为背景,秉承了木雕文化展示与传统道德教育的宗旨,以“小家训,大规矩”为主题,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线,以“修齐治平”为核心。通过展示、互动、讲堂的点、线、面结合,既蕴含了现实的教育意义,又为传统“八德”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

主体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与一个专题:即诗礼传家、家成业就、风纪世家、家传户诵和八德讲堂。

沿楼梯上到二楼,即为“序厅”(图1。牌子上有“序言”曰: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反映立身处世和持家治业的哲理和智慧。在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而齐家,家道正而天下乃定。

http://s12/mw690/006oGo2qzy77cIIHcfN6b&690
(图1)

“家训馆”展出了一批大多出自明、清时期的东阳及全国各地刻有家训的木雕板。这些木雕板,基本来源于家族祠堂和住家厅堂,不仅做工精致,而且内涵深刻,对于当下“学家训,立家规,树家风”有着重要的范导意义。

在宽敞的“序厅”里,摆放着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家训百字铭》。其内容为:“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图23)。该家训,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之要义,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不愧是家训中的精华之作。范仲淹的后代子孙将家训代代相传,致使范氏家族历经800年不衰。可见,好的家训,能使家族绵延不绝,长盛不衰。

http://s1/mw690/006oGo2qzy77cIMkPYYf0&690
(图2)

http://s12/mw690/006oGo2qzy77cIOePcn7b&690
(图3)

过“序厅”,首先是“诗礼传家”单元(图4)。堂上挂“箕裘”横匾,意即祖先的事业。两侧有板联曰:“忍而和齐家上策,勤与俭创业良谟”。教导人们,忍让与和气是齐家的好方法,勤劳和节俭是创业的好途径(图5)。

http://s2/mw690/006oGo2qzy77cIS2WUFf1&690
(图4)

http://s15/mw690/006oGo2qzy77cIVrJLMfe&690
(图5)

“诗礼传家”传递的是“中国家训简史”。大致而言,先秦是家训的萌芽期(图6),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家训的形成期(图78),唐宋是家训的成熟期(图910),明清是家训的鼎盛期(图1112)。

http://s8/mw690/006oGo2qzy77cIYlUPl67&690
(图6)

http://s6/mw690/006oGo2qzy77cJ1X2XH95&690
(图7)

http://s2/mw690/006oGo2qzy77cJ5lEe591&690
(图8)

http://s16/mw690/006oGo2qzy77cJaS7W7ff&690
(图9)

http://s13/mw690/006oGo2qzy77cJi83tqec&690
(图10)

http://s9/mw690/006oGo2qzy77cJlv3Pqb8&690
(图11)

http://s15/mw690/006oGo2qzy77cJpty8K2e&690
(图12)

这一单元,提炼的是各个时期家训的重点和特点。涵盖了最早成文的家训——《姬旦家训》,最早最完整的家训专著——《颜氏家训》,最有名、流传最广的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家训。

其中,摆设最紧凑大方、最鼓舞人心、最精巧玲珑的当属“九思堂”了。古朴雅致的书桌后,是一轮皎洁的明月,其上凸显古人的“童蒙养正”思想。“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指出“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因此古人把幼儿教育称作“蒙学”,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两侧屏风镌刻的则是自问世以来即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的《朱子治家格言》(图13)。

http://s16/mw690/006oGo2qzy77cJsFKVhef&690
(图13)

《朱子治家格言》,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多么亲切熟悉的声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多么脍炙人口的语言;……

通过这些家训,可见古代父母对子女如何进行耳提面命式的训导、规诫的,而子女又是怎样在家风的熏陶和家规的约束下成长的。这些家训,包含了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安国恤民、审择交游、近善远佞、谨严慎行、救难济贫、助人为乐等内容。其根本宗旨是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子弟成为国之用材。

 

附《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