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老师读《红楼梦》 |
《红楼梦》中贾府每日的生活可以用“精致”二字来形容。他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有讲究。就拿“食”这一项来说吧:不光吃的品种花样有规定,就连吃的方式、共餐的对象和地点都是有规定的。
看,贾母就喜欢和姑娘们一起用餐。至于原因嘛,应该是这样的:
一、贾母疼爱身边的姑娘们
与普通人家的祖母疼爱孙辈一样,贾母内心也有一个“隔代亲”情结。开始是元春,后来是迎春、探春、惜春,贾母都是让她们待在身边。虽然不同住,但是多数情况下吃饭是随了贾母的。
一来贾母这里的菜品点心是最齐全、最有料的。除了专门为她准备的饮食外,每天还有各房孝敬的食物。
第七十五回就有过这样的证实:
说话之间,早有媳妇丫鬟们抬过饭桌来,王夫人尤氏等忙上来放箸捧饭。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
既然常有美味贡献,贾母当然会叫上她怜爱的姑娘们一起品尝了。
二来贾母觉得常常和姑娘们一起用餐,会觉得很幸福。因为贾母很注重家庭和睦,享受天伦之乐。
再有,姑娘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被嫁出去。作为祖母的贾母很珍惜与她们在一起的日子。每每有了好吃的、好喝的都会叫上她们,与她们一起分享美食带来的快乐。
二、贾母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
贾母是一个活得很有趣的老太太,她对生活的品质,一点都不将就。年轻人爱玩的,她也参与其中,与她们一起喝酒行令、看书、听戏。她不似王夫人那般除了吃斋念佛,其余没什么爱好。
她觉得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年轻,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
第三十八回,湘云请贾母等人进园赏桂花。来到藕香榭,见到榭内准备好的一应煮茶烫酒的用具和柱上的对子,贾母一时兴起,便对薛姨妈说:
“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玩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到榭中喝茶、吃蟹肉,勾起了贾母对年轻时开心往事的回忆。让她既感受到了年轻姑娘们的热情,又重新体验了一把那种久违了的青春的快乐。
三、用餐的礼仪,可以传递好的家风
女孩总是要出嫁的,而贾家的这些个姑娘都是要嫁与王公贵族的。大户人家的礼仪是要学的。其中,餐桌上的礼仪规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内容。
每次的用餐过程就是很好的实践,长此以往就会像春雨润物一样,渗透在她们的心里,不知不觉就会让姑娘们懂规矩、识礼仪。
第三回,黛玉初次进贾府,第一餐饭就是在贾母处吃的,也让她见到了外祖母家吃饭时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礼法: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不仅是此处,书中多次写到用餐时的礼法:各人的座次顺序、如何执事布置、安静饮食等,这些无疑给了姑娘们最好的家风教育。
语文老师读《红楼梦》(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