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14):“红楼梦”里,外国物品存在于哪些方面

(2019-08-04 22:03:3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语文老师读《红楼梦》

《红楼梦》中涉及到了不少的外国物品,而且这些东西已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毕竟贾家是富贵人家又是皇亲国戚,有一些“洋货”也不足为奇。

下面我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一一罗列出书中所出现的外国物品:

《红楼梦》(14):“红楼梦”里,外国物品存在于哪些方面

衣服在贾府最能够彰显出一种富贵气。能够拥有一两件奢侈品洋衣品,在府中只有那几个主要的夫人太太。其中最为抢眼又最具经典的当属这样几件衣物。

1、第一件是翡翠撒花洋绉裙。在第三回中对王熙凤第一次见林黛玉时,正装出场有过这样的描述: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据网上的资料:绉,丝织物的一种。用合股丝线作经,两种不同捻向的强捻丝线作纬,以平纹组织织成。洋绉,是舶来的绉制品。关于是不是“舶来品”说法不一。

不管怎么说,上面着袄、褂,下面搭一件这么稀罕的洋绉裙,既显得时尚、有品味,愈发衬托出凤姐的与众不同,又显富贵气十足。这样的穿搭风格,只有王熙凤这种身份和地位的人才配拥有。

2、第二件是大红汗巾子。

第二十八回,宝玉在冯紫英家与蒋玉菡结识互赠见面礼物。蒋玉菡赠给宝玉的是一条汗巾子:

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供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

茜香国,查资料并无此国,这是作者虚拟的一个国家,但不影响“进贡”一说的事实。外国进贡的贴身物品,还是王爷赏赐之物,毫不吝惜地送给宝玉,足见蒋玉菡对宝玉的一片深情。

3、第三件是雀金裘。

第五十二回,宝玉赶着去舅舅家,因天阴冷,贾母便要鸳鸯取来一件防寒的大衣来:

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就剩下了这一件,你糟蹋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

这里的俄罗斯国是指当时的沙皇俄国。拈线,是把两根或多根单纱拈合而成的线。用孔雀毛拈成线织就,可见这件雀金裘多么费时费心,珍贵无比。

如此贵重的衣物,也只有贾母才有穿的资格。正因为它的价值不菲,所以才有晴雯带病补雀金裘的事。

《红楼梦》(14):“红楼梦”里,外国物品存在于哪些方面

食品在书中也有不少是外国进贡的。

第二十六回,薛蟠告诉宝玉自己过生日,老胡和老程送了四样礼给他。其中有一个很大的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暹罗国是现在的泰国。用灵相香熏成的的猪肉,这在当时还是非常少有的奢侈品。出现在薛蟠的生日宴上是很合理的。

除了暹罗国的猪,还有暹罗国进贡的茶。

第二十五回,王熙凤因茶叶较多,便送一些给大观园姑娘们。

那是暹罗国进贡的。我尝着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们每常喝的呢。

看来,这暹罗国的茶叶泡茶并不好喝,只是徒个洋气罢了。

另,还有西洋葡萄酒、香芋等。

《红楼梦》(14):“红楼梦”里,外国物品存在于哪些方面

《红楼梦》中的建筑都是依据中国的古典元素而建,并没有什么外国的建筑元素。要说这方面有什么外国物品的话,应该从他们屋里的摆设、用品、器具中去找。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醉酒迷路误入宝玉的“闺房重地”怡红院,看到了一个机关:

刘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

这种洋镜装在宝玉的屋里,一来可以凸显宝玉地位的与众不同;二来说明宝玉喜欢新潮的东西,像大多数贵族公子一样追求时尚的生活。

第九十二回,冯紫英来拜访贾政,特带来四种洋货来贾府推销:

一件围屏,一件乐钟,一个母珠,一件鲛绡帐。

《红楼梦》(14):“红楼梦”里,外国物品存在于哪些方面

那时于富贵人家来说出行工具,无外乎就是大轿、马车、船坞。这些都是国产的,并不是外国货。那么,《红楼梦》中的来自外国的交通工具到底是什么?

那个时候还没有先进出行工具。唯一的外国出行工具应该是商船。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允许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凡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商行打交道。

在第九十九回,对探春的婚配去处是这样说的:

虽隔重洋,尚叨樾荫。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茑萝之附。小儿已承青盼,淑媛素仰芳仪。如蒙践诺,即遣冰人。途路虽遥,一水可通。不敢云百辆之迎,敬备仙舟以俟。

这里的仙舟,应该是指外国商船之类的海上交通工具。隔重洋,过海疆,由此可见,探春应该是坐外国海船出嫁的。

语文老师读《红楼梦》(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