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这样的故事不再发生

(2018-02-28 15:44:2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文有感
http://s1/large/006oC9rLzy7iwKkm4nYae

        愿这样的故事不再发生
        一个叫韩一亮的男孩,十六岁开始误入传销组织整整十年才回到家。就如他爸所说:“人生有几个十年呀,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盖房买车娶妻生子了。而亮……哎……”这一声“哎”中是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啊。我们不谈传销组织有多么的坏,坏到可以对他们千刀万剐。我只想说说韩一亮为什么会误入传销组织以及误入后为什么是这么长的时间?
        他的误入可以归结为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母亲的出走,母亲为什么出走文中没说,毕竟这不是本话题的重点,我想有一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家“穷”,加上亮的爸爸肯定不怎么顾家(文中叙述到亮的爸喜欢打牌),于是母亲抛弃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且不论母亲有多么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一个事实就是母亲这一走,带走的是亲情的消失,母爱的缺失让孩子从小失去了爱的依靠,给他的心底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伤。母亲这一走,还带走的是父亲对家的依恋。父亲常年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也是在牌桌上度过,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无暇顾及。于是年幼的儿子更体会不到了家的感觉。
        其次是奶奶的打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留下一道伤。奶奶年纪大,加上教育方法陈旧于是面对淘气犯错的孩除了打骂,别无他法。长此以往,婆孙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在那一刻爆发,负气出走误入传销组织。
        还有一个也会被我们读者忽视的,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师的教育。虽然文中只是轻描淡写,因为这不是话题的重点,但也是间接的导火线。像韩一亮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母亲出走,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内心比一般孩子想法更多,更敏感,加上成绩不好,自卑的心理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滋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最后因为一次欠作业挨打,于是就索性辍学不读,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骗子盯上的对象。
        十年由一个懵懂的少年长成了一个大龄青年。这期间的美好时光就浪费在了暗无天日的传销窝点,他就没想过逃吗?据他自己说,想过,也逃过一次,差点成功却因为营养不良速度不快而被抓回毒打一顿,打怕了,不敢了,后来麻木了也就认命了。为什么他没有想更多的办法呢?我想最深层的原因还是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没有教会他遇事多想几个办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退缩,也许你会说面对残酷冷血的传销组织有用吗?我想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心,一定会想到办法的,而不会像亮一样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别人逃出去,然后带警察来救出自己。他这一次获取自由,安全回家,是靠警察的力量,警察为什么知道,我认为还不是这个组织里的人想的办法才引来警察端掉这个窝点的,若是一亮早早想些办法,无论多难都不会待十年呀!
       在码字的时候,我又在问:为什么他和更多的他,还有以后更多的他会误入传销组织?而且是前仆后继似的。我们回顾韩一亮误入的过程,发现骗子的手段并不高,以介绍工作为名就轻而易举的会让你上当。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亮”被骗?原因很简单,就是抓住人的共性――贪图钱,贪图享受。一份工作底薪不菲,还外加提成这对于一亮来说简直是走了狗屎运了,想都没想就跟着走。其实这也可以追根溯源到教育的问题上,家庭学校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教育,也许有过,但也只是隔靴搔痒,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作为一名老师,我想以后不光是口头上教育,还要鼓励家长让孩子早一点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而不能只是把孩子“养”着就行了。
    看到一亮回到家乡恍若隔世的样子,真为很多的“亮”感到深深地遗憾。如果他的母亲不负气出走的话,他也许不会误入恶魔组织,也许会和表弟一样读完大学有一份休面的工作;如果他奶奶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多多关心一下孙子的内心的话,也许不会误入其中十年不归;如果那时候老师给予他多一点关爱的话,他也许不会过早的辍学,以至不明事非而身陷囹圄。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如果,时光不可倒流。我们读者要从这样的“如果”当中汲取教训,反思自我的生活,这才是这样一个痛心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意义所在。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幸福快乐的成长,愿每个成年人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