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第2周等一个开花的机会
(2023-09-14 20:22:49)分类: 杂谈杂感 |
每每新接手一届孩子,都要尽快和孩子们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才能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也许是语文学科的先天优势,也或许是我比较有亲和力,几节课下来,很快赢得了大部分孩子的亲近和信任。几天时间观察发现,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是习惯良好,态度端正,各项常规都很规范到位,但也有一个例外,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小莱,一个高高大大眉清目秀的男孩,上课的时候总是跟不上节奏,属于不参与课堂学习,自娱自乐,一切学习活动与我无关的状态。
先找班主任了解情况,得知这个孩子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家长开学就和班主任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并申请只要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用要求他的学习。换句话说,无论是课堂还是作业,只要不违反纪律,不打扰别人,老师都可以不用管他。听完,我有些释然,也有些心酸。
既然班主任这么说了,家长这么要求了,因此我上课便不再过多的关注小莱,只要他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扰乱课堂纪律,也不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
于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热烈讨论的小组交流中,在奋笔疾书做练习的身影中,总有那么一个格格不入的孤独寂寥的身影,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当明亮煦暖的秋日阳光,透过明净的窗,灿灿的洒在他身上的时候,我偶尔会捕捉到小莱脸上一丝落寞忧郁的神情。
不知不觉两周时间了,平淡而逝的日子忽然就有惊喜降临。
当课前演讲的同学分享完关于“日本核废水排放”的新闻之后,诸多有话要说、有情感要抒发、有观点要表达的同学迅速举起了手,而这中间就有小莱同学。也许是因为早就知道小莱的情况,也许是认为小乐只是“调皮捣乱”一下而已,演讲的同学连续让五位同学进行了分享之后,也没有叫小莱分享。我发现小莱一直执着的举着手不肯放下,看来确实有话要说,我便小声提醒演讲的同学请小莱分享感受。“为什么不把福岛核电站完全炸掉?”小莱还没完全站起身来,洪亮的声音就响彻教室。话音刚落,同学们一片哗然,赞同者有之,揶揄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当然,更多的是惊讶和意外,估计所有人包括我,都没有想到小莱会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如此得铿锵有力。
我很快示意大家安静之后,就势作了小结。大力表扬了积极发言的同学,包括小莱,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如果炸掉核电站的可能性和利弊得失,并告诉大家课下可以继续这个话题的讨论。而且,小结的最后,我不由自主地感慨:每棵草都有开花的时候,只是花期不同,很多时候,一棵草迟迟没有开花,也许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被看见、被关注、被接纳的机会。我们一起等一个开花的机会,可以吗?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应和着,回复我:“可以。”声音整齐而响亮。
在接下来的上课过程中,当我目光所及,看见小莱还是那么安静寂寥地坐着,但灿烂阳光沐浴下的神情中,似乎少了些许的落寞和忧郁。
我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管是否折翼,都是被上帝眷顾钟爱的幸运儿。我们可以接纳现状,无所作为,任其自由成长,我们也可以施以爱和等待,等待一个花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