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3周为孩子成长赋能
(2023-07-31 18:23:07)分类: 杂谈杂感 |
“你凭什么占用我休息的时间?”
当十岁的小侄女对对着弟妹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弟妹脸上显出的惊愕和尴尬的神情,怎么也没想到,十岁的孩子敢如此顶撞父母的管教。
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弟妹管教孩子的方式,我一直想表达一下不同的看法,今天算是现场观摩了一次。按“人前不教子”的规矩风俗,弟妹应该耐着性子,压住怒气,温和的和孩子沟通交流才好,因为毕竟有我这个“外人”在。但也许是正在被愤怒情绪裹挟着,也或许是因为确实没把我当外人。弟妹一边数落着小侄女最近几天的糟糕表现,一边随手抄起一把朱制戒尺,拽着小侄女就要动手,说:已经攒了好几天了,早该好好“修理修理”了。在我的极力劝阻劝说之下,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息了一场母女之间剑拔弩张的“战争”。
事情的缘起还是因为一次单元小测试的作业,弟妹布置好的任务,小侄女不但完成的不认真而且出错比较多。弟妹觉得既然错了很多,那就别休息了,想让孩子利用休息的时间抓紧改错,而和作业奋战了快一个小时的小侄女,自然不想再被剥夺原本就少的可怜的休息时间,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能评判谁对谁错,双方都有道理,也都有做的欠妥的地方。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人说成绩不重要,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和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需要有个舒服的氛围和适度的界限。而且在沟通过程中,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看见,被相信,很多时候难的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家长不愿意面对自己,也不愿意去调整自己。
当我看到小侄女面对暴怒的妈妈举起的戒尺时,挂满泪水的怨怒、委屈、甚至惊恐的眼神,我心生忧惧。因为我看到了小侄女在“高压”状态下奋力抗争的同时,也看到了她的弱小和无力,如果这种无力感积聚久了,想必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巨大障碍。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必须有一定的边界,才能让双方的关系处在最合适、最舒服的位置上。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也应该如此,如果父母和孩子靠的太近,彼此之间没有一点距离,时时处处链接紧密,那么无形之中会失去边界感,反而会导致孩子不满,破坏亲子关系。
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因为无边界的过度侵入而让孩子“耗能”,而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赋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