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第1周教育重在内化于心

(2023-07-08 13:03:44)
分类: 杂谈杂感

“没有检查的,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穿过小学部校园回办公室的途中,正赶上返校参加期末考试的孩子们进校园,一位五六年级模样的孩子一边雀跃着一边和旁边同学表达不受约束的“快乐”。

在小学,我们经常会遇到从校门外几百米(栅栏)到教学楼的一路上,都有值勤的小志愿者在检查孩子们的仪容仪表和是否按规定路线进校园。而且无论酷暑严寒(除却较为恶劣的天气),从各个班选出来的值勤的小志愿者都带着红色绶带,端端正正地站在划定的路线两边,检查督促。

毫无疑问,小学阶段的孩子爱好自由、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出于校园安全和规则养成教育等方面的考虑,避免发生拥挤和碰撞,划定进校路线,规范文明行为,是必要的。

其实,无论是阳光教育、七彩教育还是适性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幸福,是帮助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帮助孩子把那些优良品质内化于心,包括学习过程中习得和养成的各种良好习惯、品质和规则意识。进入公众场所,人多的情况下按顺序排队,避免安全事故和不必要的冲突。小学生进校园“走线”就是其中之一。

但通过无意间听到的那个孩子的“心声”,不难看出,五六年的时间并没有让“走线”进校园是为了安全,人多的时候排队不拥挤这类的观念和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因为,只要检查的不在,就可以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窥一斑而知全豹,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些不文明的人或是事感到诧异、不理解,是因为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很多都只是源于强制性规则要求之下的表面“接纳和服从”,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坚守”。

其实,规矩规则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它会在无形之中限制人们的活动。大到国家政策,小到每个人的行为规范,都需要在规则这张无形的网中实施,规则之网会限制我们的行止自由。但有时规则又不是“规则”。因为,当这些规则融入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规则就不再是限制自由的网。就像当“红灯停、绿灯行”内化于心,便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不会觉得等红灯是束缚我们的网,也不会在没有交警监督的时候闯红灯、“自由行”。

  鉴于以上理解,那个“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孩子的认知,我们就很好理解了。有人说: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其实在德行是上比较缺乏的,我们有义务去帮助孩子去认识更好的自己,这也许是做这件事情最大的价值。”

“没有检查的,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这只是一个孩子的小小心声,这也是折射我们教育问题的一面镜子。

真正的教育重在内化于心也只有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外化于行、行而有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