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第3周想靠转学改变困境的小宇
(2023-02-15 11:19:02)分类: 杂谈杂感 |
“张老师好,很冒昧打扰您了,您什么时候有空,想找您聊聊孩子的事,事情很急迫,请务必帮忙。”
收到小宇爸爸的求助短信颇感诧异,因为他是我曾经带过的早已经毕业两年的学生小慧的家长,从孩子毕业之后,就极少联系了。现在为了小慧弟弟的事情向我求助,至少为了这份信任,也应当尽心尽力相助。
具体了解情况得知:小宇是小慧的弟弟,现在读初二,性格执拗,初一刚入学不久,就和老师发生矛盾,学习兴趣大减。前段时间上网课的时候一直不开摄像头,也不让父母在旁边陪伴,无论老师、家长做任何努力,都没有办法说服他。只是倔强的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儿,开不开摄像头是我的自由,与你们没有关系。”至于班级规章制度之类的,更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后来老师、家长实在没有办法,就听之任之了。现在恢复线下开学快两周了,小宇一直拒绝上学,也拒绝和家长或老师沟通,沉迷手机。理由只有一个,我不喜欢这个学校,也不喜欢老师,要么就退学,要么就帮他转学。听家长说,小宇表示,只要转学,自己就会好好学习。但家长感觉很不放心,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因为知道我对孩子很耐心、细心,值得信任,又懂心理学,特来求助。
听完小宇爸爸的介绍,我知道小宇的状况并不乐观,感觉想靠转学改变学习困境实在不怎么靠谱。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认知和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奋斗目标,甚至已经萌生了退意,或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种情况靠转学大多是不能解决的,很多现实例子佐证了这一点。
很多时候,当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的时候,往往就会变得很单纯、很天真,特别容易相信孩子的承诺,比如“只要让我玩游戏,我就好好学习。”“只要给我转学,我就能学好。”诸如此类,这些承诺看起来不管多么的铿锵有力,不管怎样的信誓旦旦,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善变的孩子来说,会充满很多不确定因素。试想,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面对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能适应的很好,学的很好。而有的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个中原因一定不会是单方面的,最要紧的是了解孩子真正面临着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在我的建议下,小宇爸爸劝说小宇和我聊聊。虽然只是电话沟通,也能感受到小宇还是愿意积极寻求帮助的,内心也是渴望改变目前的困境。交流中,小宇告诉我,当初选择学校是爸爸强制的,自己小学的同班同学大都去了另一个学校,自己孤孤单单的被送进现在的学校,又因为内向,在新的班级一直没有好朋友。尤其是曾经有一次因为作业完成的不好,被某科老师狠狠的批评,还挨了戒尺,从此就觉得老师处处针对自己,同学们看自己的眼神更不友好了,好像看不起自己。而回家和爸爸说的时候,爸爸除了指责自己事多,不好好努力之外,没有任何的理解和安慰。网课期间感觉不用去学校面对老师和同学也挺好的,但又必须开摄像头。后来又因为不开摄像头的事儿被老师移除出班级群,爸爸也动手打了自己,后来就干脆不想上学了。至于想转学,也确实是自己的权宜之计,自己也不能保证转学之后就一定能学好,毕竟落下了很多课,而且现在还沉迷手机,不能自拔……
听小宇真诚地讲了许多,我也认真地思考了许多。事情确实不像小宇爸爸所说的那么简单,孩子就是性格执拗,只要转学就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是难以避免的,作为老师,家长应该有耐心,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了解、陪伴、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一味的想当然的做出判断,武断的替孩子做决定。无论什么时候,理解、共情、尊重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接下来的时间,小宇和爸爸都需要继续努力寻找自我改变、互相改变的有效途径,只要他们需要,我也会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期待一切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