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第3周小元的故事

(2023-01-21 11:13:50)
分类: 杂谈杂感

    前言:家长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无知,参与式的与孩子讨论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以及活泼开朗的行为模式。反之,如果家长过度表现自己的无所不能,包办式的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容易压制孩子的潜能和活泼开朗的行为模式,进而会使孩子向着内向甚至孤僻的方向发展。

当小元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太孤僻太不正常,在学校里连个知心朋友同学都没有的时候,我想到了上面这段话。

众所周知,从孩子呱呱坠地时始,他(她)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脱离母体与妈妈的第一次分离就预示着孩子需要得到外界帮助呵护的同时也需要得到尊重。即使小的时候因为幼稚和懵懂,需要父母帮忙做一些选择和决定,但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需要得到父母和外界的尊重和认可。

小元的孤僻和难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天生如此,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模式下慢慢形成的。

据说,从小到大,父母极少给予小元自主选择的权利,大事小情都由父母拍板决定。小的时候,无非就是一些吃穿方面的事情,小元无力也感觉没必要反抗。小学六年,父母忙碌,小元一直吃学屋;初中三年,父母生了二宝,小元被送到寄宿学校,一个月回家一次;高中也是父母做主为小元选择了外县区学校的精英班,丝毫没有征求小元的意见。用小元爸爸的话说:“不用管他的意见,这孩子没主见,从来没有自己决定过一件事情。”是孩子真的没有主见还是孩子从来没有能表达自己主见的机会?

现在,已经高二的小元面对学业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开始吃不消,开始消极逃避,不愿意再努力,选择拒学表达自己的反抗自然而然的结果是成绩一落千丈。

面对孩子的巨大变化,小元父母难以接受的同时也做了一番努力,但唯独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养模式是不是有问题。一如既往地强制小元接受留级重读高一的决定,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恐惧,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住留级重读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的状态不调整,教养模式不改变,亲子关系没有改善,留级不留级又会有什么不同?更可怕的是,到现在为止,小元父母还是很坚定的认为都是孩子的问题,只要成绩好了,孩子就好了……

小元的故事是真实的,未完待续中。我一面感受着孩子的可怜,一面又愤愤着父母的固执和强势……

但我依然相信,只要父母真心爱孩子,改变是迟早的事。

后记:孩子厌学通常会伴随学业失败以及人际关系问题亦或是为了报复对抗家长好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但归根究底孩子内在自我的成长是否顺利面临困境时自我掌控感有多少才是养育者和教育者该认真思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