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第2周:把爱变现

(2022-11-12 17:48:57)
分类: 杂谈杂感

“再不开学,我就要被娃折腾疯了。原本还想着好不容易有时间全程陪伴孩子了,渴望着能改善一下原本紧张的亲子关系,没想到却越来越紧张了。”疫情之下,很多事情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段话也是对网课期间亲子关系的真实再现。

看起来确实很悖论,我们一边说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一边又苦恼着明明可以陪伴孩子了却问题越来越多了。其实如果我们认真了解一下,就会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给予孩子的陪伴和爱的方式不对。

当我们把无休止的唠叨和讲道理当成陪伴和爱的时候,问题不但不能解决,可能还会变得更糟。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的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会越反感。”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总会觉得如果我不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而且从传统习惯上来说,好像作为父母如果很明朗的表达对孩子的爱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就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小品《开不了口》,父亲对孩子的喜欢和赞美说不出口,即使在外人面前对自己的孩子夸赞不已,真正当着孩子的面却全都变成指责和批判。所以我们经常喜欢把爱藏起来,把道理说出来。好像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没有办法维护作为父母的尊严。久而久之,我们丧失了把爱变现的能力,并且过多的讲道理,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因此网课期间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闭上嘴(不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教育意图),多做饭(借一日三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安静的陪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当我们在爱孩子这件事上斤斤计较,想着付出必须有回报的时候,亲子关系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在给予爱这件事上,永远不要吝啬,孩子需要多少,我们就应该慷慨的给予多少。尤其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爱孩子。我们经常说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应该修炼的两项技能,就是爱和熬。所谓的“熬”,就是不管孩子是否可爱,尤其是在她不可爱的时候,我们越需要坚定不移、不求回报、默默的爱孩子。因为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就算离谱,也早晚会变得靠谱。

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可能会无私的去对陌生人付出我们的爱,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吝啬爱、隐藏爱,即使给予,也会附加很多条件。而这些有条件的爱教会孩子的也是有条件的努力和付出,甚至是安全感的缺失。

作为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要想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就需要我们拥有爱的能力,学会把爱变现,并给予孩子长久的无私的爱。

《浮生物语》有言:“所谓安全感,无非就是有一个地方,你始终想回去,也可以回去。”而这个地方一定是充满了爱和温暖的地方。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能为孩子打造这样一个地方,那是再好不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