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2022-03-31 18:34:42)
标签:

教育

感悟

育儿

阅读

杂谈

2022年3月突如其来的疫情再一次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阅读和成长的脚步却没有停歇。在这个月我和叙事者的伙伴们一起看完了《父母效能训练》。本书是托马斯.戈登博士所著。托马斯.戈登博士是世界公认的教授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技巧的先驱者,他以“戈登方法”而闻名。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发展后成为一种适用于改善所有人及关系的沟通模式。

《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不仅有教育理念的定义,还有教育方法的运用、改进。本书让我收获最真切的是这样三个方面:做一个真正的人、做积极的倾听者、做一个接纳者。

父母也只是凡人,也有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当身为父母的我们爆发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不要过分自责,过分的隐忍自己的情绪,只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虚伪,而父母在孩子面前带着面具生活,则更加累。

同时,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想一劳永逸地杜绝冲突本就不可能,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冲突出现地时候,以问题导向去解决冲突。

所以我们对于在孩子面前的形象,真的不需要刻意为之,当然也不能放纵,平常心就好了。

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时,遇到问题首先要分清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书上说:谁的需求没有满足,谁就存在问题。当问题在孩子身上时,父母首先要倾听。在孩子反应出来的问题和情绪背后,其实往往隐藏着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真正本质的问题。而身为父母或者老师,单纯的就事论事而不是通过倾听寻找到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问题本源,孩子的问题不会解决。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其实你我遇到了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要有慧眼。慧眼何来?在于要有慧心。“教育的本质是向美好进化。进化的标志是觉心。”所以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不要轻易用自己曾经的经验来麻痹自己,时时事事要用心感悟。要对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学生都要有真诚态度。

当父母的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父母也要真实的向孩子表达这种需求。告诉孩子,孩子的行为影响了自己的那种需求。当然这种陈述要是单纯的事实的陈述,而不能对对方行为进行评价,特别不能是带有攻击性的评价。

这其实就是要求遇到问题,父母首先要放弃自己的权威,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事,而是通过倾听和面质,找出问题本质,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对策,去改变。也就是首先接纳孩子目前的状态,肯定孩子的认知。特别是与价值观有关的事情上,父母首先要平静的接受,毕竟我们都曾经年轻过。想改变孩子的价值观,最好的方法是父母的身教,父母能够以身作则,而不是只在语言上说孩子,却不改变自己的行动。

很有幸,这纷乱的三月在叙事者团队的带领下我系统地学习了《父母效能训练》,今后我们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做一个接纳者,多创造让孩子学会自律、为自我负责的机会,让亲子、师生共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