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文化系列114——传统文化114

(2022-03-27 15:58:28)
标签:

教育

文化

 第四章   深度解读

 

一、仁义礼智信

 

 

 

4

人们对礼物也不陌生。大多数人经常和“礼物”打交道。这里也是说一说“礼物”。

“礼物”的概念,最初来源古代战争中部落兼产生的“纳贡”。就是说被征服者需要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贡品”,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史书中有因为礼物送得不及时引发战争的记载。比如春秋时期,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岁贡,引发一场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战争。历史上还有一个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一个权臣名叫阳货,想去见一见孔子。阳货恰恰是孔子最不齿的一个乱臣贼子,孔子不想见这样的人。阳货给孔子送去一只乳猪。孔子收到乳猪后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去见。

四、文化系列114——传统文化114
四、文化系列114——传统文化114
四、文化系列114——传统文化114

由此可见古人对礼物的讲究程度。哪怕是自己最鄙视的人,迫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见吧?通过这个事例说明,“礼尚往来”早在春秋时期,就是广为人们接受的习俗。

“礼尚往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礼貌待人的重要准则。意思就是接受别人一些好意,就得报以同样的礼敬。只有这样,人际的交往才能平等友好下去。如果不是这样,人际交往就不是平等友好,很难持续下去。所以,《礼记》才会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尚往来”崇尚什么?就是往来之道。这种往来之道也会被一些人扭曲理解,理解成了“礼物”上的往来。就是说人得互相送礼。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商务往来,都是需要互送一些“礼品”。四、文化系列114——传统文化114

四、文化系列114——传统文化114

不过,古代礼品内涵包含了礼仪、礼物、礼节等多种元素,很大程度上是人与人之间联络感情的良好方式,不是单纯包含的礼品。现代生活中,人们说的“礼尚往来”,很大程度演绎变成了单纯送礼。

几千年来,“送礼”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倍受一些人推崇。为什么这样?送礼最能表达人们情意的一种沟通方式,成了一些地方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人们为什么要送礼?也是带了一定的目的,不可能无缘无故。什么目的?也不是一语可以概括,而是五花八门、缤纷多彩。不同人的送礼有着不同的目的。比如朋友间的送礼是为了加深友谊;父母给孩子送礼为了增进亲情;丈夫给妻子的送礼为了升华爱情;职员给领导送礼为了加深感情。

不同的送礼目的,决定了礼品的不同。对一个事业心强的人来说,生日或是喜庆之日送一些含有“大展鸿图”、“马到成功”之意的礼品,会让他兴高采烈;如果送礼对象是个商人,送一些“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之类象征意义的礼品比较合适;如果晚辈给长辈送礼,选择保健、滋补之类的礼品比较合适;“每逢佳节倍思亲”时,也是阖家团圆、亲人团聚的最好时机,不妨送上一些吉祥、团聚之类的礼物,容易让人开心开怀。六一儿童节到了,大人考虑给小孩送些玩具、学习文具之类的礼品,能够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上进;探视病人或是参加婚礼时,带上一束花表达祝福、慰问、感谢心意,也会让人心情激动。

因为如此吧,选择礼品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受礼对象,区别对待。一般说来,对家境贫困的人以实惠为好;对家庭富裕的人要以精巧为好;给恋人、爱人、情人送礼以纪念性为好;朋友之间的礼品以趣味性为好;给老人送礼以实用为好;给孩子送的礼品以启智为好。

   一件理想的礼品,对于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是表达了某种愿望,传递的也是某种特殊信息。送礼送得合适得体,能够较好地表达感情。如果不是这样,也会适得其反。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节日,送礼有所不同。比如情人节送玫瑰,在我国被看成爱情象征,可在西欧的一些国家被认为伤风败俗。我国汉族人春节时喜欢送猪肉之类的食物,这种礼物对于回族就是诬蔑祖宗,不会让人喜欢而是让人非常愤怒。

一般人选择礼品时,挑选一些物美价廉、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品。或是具有民族特色,或是具有艺术价值,或是让人喜爱的小艺术品、小纪念品、日用品等,这些也是比较合适的礼品。

送礼环境也是需要加以注意。比如情人离别时,送上饰品之类的礼品,更能表达情人间的绵绵真情;朋友离别的时候,火车的一声长鸣各奔天涯,给朋友留下一本纪念册,也是情深意长的礼物。

赠送礼品也要考虑具体场合。比如赴私人家宴时,为女主人带一些花束、水果、土特产之类礼品,会博得女主人的开心;如果家里也有小孩,可以送一些玩具、糖果之类的小礼品,让孩子也去高兴高兴,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当着别人的面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送礼,非常不合适。如果这样,受礼的人就会觉得受贿和愚弄的感觉,没有受礼的人觉得受了冷落和轻视。 哪怕是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是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那些礼轻情义重的特殊礼品,比较适合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

送礼需要注意一些态度和语言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语言和动作,受礼的一方就会喜欢;如果做贼式的悄悄把礼品放到某一个角落,很难达到送礼的目,一些时候也会适得其反。

送礼时候,一般人都说薄礼,一点小意思。有时候可能这样,一些时候就是说薄礼,一点小意思,也不是薄礼和一点小意思,甚至是非常贵重的礼品。人们送了贵重礼品,为什么这样说呢?也是体现一种谦虚的美德。送了贵重礼品也是不能以一种骄傲的口吻说去自己礼品特别贵重。如果这样说,也不合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