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名人吟咏彭泽(之三)

(2021-08-31 07:57:04)
标签:

历史

文化

历代名人吟咏彭泽(之三)

欧阳毛荣

 

彭泽为千年文明古邑,自古人文荟萃。文峰高耸,真儒过化,文脉赓续,文风尤盛。自陶狄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文赋。文章灿若锦绣,影响极为深远。作者自前两篇辑文开始,陆续遴选刊载了自晋至清近两千年来,历代名人吟咏彭泽之诗词文赋数十首,以飨广大乡友和读者。隆重推出了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和宋代著名诗人王十朋等名家诗作以及清代乡贤欧阳述的诗作,并附有当今诗学名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胡迎建先生的点评,受到社会和广大乡友热情关注和广泛好评。本篇特隆重推出晋代著名诗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及宋代政治家、散文家、诗词大家王安石等名家诗作,敬请关注、鉴赏。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南朝梁·朱超道

咏孤石

侵霞去日近,镇水激流分。对影疑双阙,孤声若断云。

遏风静高浪腾烟起薄曛。虽言近七岭,独立不成群。

:高浪,一作华浪。

 

南朝陈·定法师

小孤山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立白云中。

:诗名一作“咏孤石”;

 :“孤立”一作“孤秀”。

 

南朝陈·惠标

咏孤石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王安石

诗一首

小姑未嫁与兰芰,何限流传乐府诗?

欲学水仙骑赤鲤,意寻山鬼从文貍。

缤纷云影空棠楫,绰约烟鬟独桂旗。

弄玉有祠终或往,飞琼无梦故难知。

 

·谢枋得

诗一首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勇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蔡齐

小孤山

危峰屹立长江上,势折华胥限百蛮。

鳌背孤撑青玉柱,斗杓斜插翠云鬟。

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列东吴第一关。

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棹浪花间。

 

·吴澄

诗一首

三十年前东下时,开蓬曾赋小孤诗。

风涛如许相冲击,天柱只今无改移。

长愿江流平似镜,坐看舟客去如驰。

悠悠此日登临意,付与浔阳循吏知。

 

彭浪矶

绝岸孤峰已是奇,彭郎对立俨相持。

海门第一关如此,山峡几多人未知。

险势踰来平似地,安心赢得赋新诗。

长江渺渺东流去,会障狂澜更有谁?

 

·揭傒斯

诗一首

小孤山前一回盼,苍然如识孤山面。

隔江叠嶂开翠屏,绝壁浮云飘素练。

忆昔初蒙翰林聘,舣舟寻奇不知倦。

扪萝陟级至绝顶,目极神开气为变。

大江东汇彭蠡来,昼夜崩腾奔海前。

笳鼓遥闻日月动,帆樯忽渡乾坤眩。

舟人不识造化奇,旦晨每趋南风便。

早悟微官七载缚,底用区区厌贫贱。

深窗合壁守编摩,何异杨雄困雕篆。

重来胜地岁月暮,短景催人疾如箭。

天昏一火明半山,石底犹疑有飞电。

彭浪矶下寒泉涌,坐客正说龙君传。

人生可喜还可怜,世事堪违不堪恋。

明朝匡庐复入眼,虽有此景何由羡?

武城先生独官好,名山每恨游难遍。

丰城客子无一钱,但当作诗乞如愿。

 

·杨载

诗一首

日落霞明锦波翻,崖倾日峭白云间。

乾坤上下推孤柱,吴蜀东南壮此关。

神物夜移风动地,仙舟晓渡月漫山。

回瞻绝顶登临处,空翠溟濛杳霭间。

附: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儿”,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朱超道,生平不詳。南朝诗人。朱超、朱超道、朱越,各詩集所載名多互見,疑是一人。仕梁为中书舍人。原有集,已散佚,今存诗十余首。

定法师高丽人世人称之为高丽定法师生平不详南朝陈时僧人,现仅存诗一首。

惠标,南朝陈时闽中高僧。生年、俗姓与籍贯均不详。陈宝应据闽,对惠标极为敬重,凡事咨询,待为上宾。后陈宝应反叛,惠标作五言绝句“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入紫微宫”,以壮其行。宝应兵败,惠标亦因此牵连被害。惠标博览群籍,富有才华,能诗善文,尤其擅长五言律绝,颇享盛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市)钟山。

谢枋得1226~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南宋信州弋阳人(今上饶弋阳县)。谢枋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他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作为南宋著名的爱国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他对诗的研究造诣很深,曾编选过《千家诗》。当时的学者名流都以师事之。他认为“诗与道最大,诗为文之精者也。”他所作的诗,有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沉郁婉转的艺术风格。

蔡齐988—1039)北宋官吏。字子思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将作监丞、兖州通判、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密州、应天府知府,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权三司使、枢密副使、礼部侍郎参知政事颍州知州,为政有仁声,欧阳修为其立传。史称蔡齐“精学博文”,平生所著诗文甚多,可惜以后都散佚了。现仅存《小孤山》七律一首,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之句,可略见其文采。

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他20岁应乡试中选,翌年春省试第,乃归家讲学著书;大德末年除江西儒学副提举;至大年间授国子监丞,升司业;至治末年拜翰林学士;泰定初年任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吴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当世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修《武宗实录》。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岁。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