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济南——济南荷花别样红

标签:
荷花杂谈 |
分类: 山水游记 |
近日,新浪博客似乎正在召开荷花大会,一篇篇以荷花为主题的博文扑面而来。众多博友不惜笔墨地对荷花大加赞美,或观赏之,或拍摄之,或状之以丹青,或咏之以诗文。受众位博友的感染,我也坐不住了,决定去济南各泉各湖逛一逛,一睹荷花的绰约风采。


荷花,素以清雅的君子之风招惹济南人的喜爱,自然也就成为济南的市花。“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对济南景物风情的生动描述。在济南,要赏荷花,实在不用费事,随便找一处泉池,一方水塘,一泓溪流,一片湖泊,皆能赏得映日荷花的美丽倩影。若是在老城,你随便找一户人家,就会发现院内有荷花缸,缸里养着热情奔放的荷花。
外地人来济南赏荷花,一般都去大明湖,因为那里能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视觉冲击。大明湖的荷花,花期从6月初一直持续到9月初,其中7月中旬到8月中旬开得最盛,一年一度的大明湖荷花节,总是放在这段时间。大明湖的荷花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使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其中著名的荷花品种有单心粉千叶、多心粉千叶、重台莲、佛见笑、红千叶、大洒锦、佛座莲、大紫莲、单洒锦、一丈青、明湖白莲、舞飞莲、绯云莲、锦边莲、艳阳天等。



济南的荷花,为历代文人歌咏。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都对济南的荷花歌之咏之。一千多年前,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就有“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意思是历下亭所在的北渚高踞水中,四周青荷环绕,景致绝佳。诗仙李白飘然至齐州,乘船从大明湖到华不注山,写下了“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的千古佳句,意思是,这座山是多么的险峻秀丽啊,它的翠绿就如同芙蓉一样。是啊,刚刚欣赏了大明湖荷花,现在有看到青翠欲滴的挺拔的山峰,自然而然地将两个美好的景物联系在一起。唐代济南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则直接记载:“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
曾在济南为官的曾巩无数次到大明湖观光纳凉,留下了“伫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诗句。他还作出“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作凉”“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等数首咏荷名诗,道出了大明湖“荷香拂座,柳荫盈堤”的悠悠古韵。元好问一生三次来过济南,对大明湖的荷花情有独钟,给后人留下了“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的经典辞章。 



明清以来,大明湖的荷花更是惹得文人雅士赞不绝口。张鹤鸣的“荷叶包鱼绿竹港,瓷瓶酤酒藕花洲”,王士禛的“清吹扉凉荻,眠鸥点残荷”“烟峦浓淡山千叠,荷芰扶苏水半城”,任弘远的“载酒掉轻舟,荷香入座幽”“荷叶田田千点碧,藕花冉冉满城香”。
朱曾敬《明湖竹枝词》:“观荷载酒上轻航,摇动兰桡水亦香。醉后诗成齐击节,惊飞无数紫鸳鸯。千顷芙蓉待雨开,百花洲畔好徘徊。无风忽动青荷叶,只是渔人荡激昂来。”朱倬的《湖上》:“自披莲叶采莲房,棹入花深不觉香。夜半归来花扑鼻,始知花气满衣裳。”
清人郑板桥一生中写了许多赞咏荷花的诗篇,对济南的荷花更是情有独钟。他生前在山东为官十余载,官居山东范县、潍县知县等,颇有政声。曾几次来到济南,对济南秀丽的水色山景梦寐萦怀,也让他留下了许多墨物文迹,其中就有咏济南荷花的诗作《题高风翰荷花图》诗曰:
济南城外有池塘,荇叶荷花菱藕香。
更有苇竿堪作钓,画工点染入沧浪。
苇花秋水逼秋清,画舫江南旧日情。
最是采莲诸女伴,髯高风郑笑呼名。
这首诗是郑板桥给好友、清代著名书画家高风翰的画作《荷花图》作的题诗。从这首诗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的是一幅济南古时的荷花美景图。古时的济南,以大明湖为主体,连接着城外难以数清的池渠水塘。秋日,这众多的池渠水塘红颜出水,绿衣并展,散发出阵阵菱藕清香;更有岸边的钓者,风起的沧浪,游动的画舫……这如诗如画的宜人景色,恰似南国一般,无怪乎诗人会夸张地说,连水上的采莲女也曾经相识,能够呼出姓名来了。既生动有趣,又让人展开联想,实为写济南荷花的上乘之作。


前一篇:走遍济南——探寻白泉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