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2021-10-26 19:11:46)
标签:

涌泉

分类: 山水游记

在济南的十大泉群中,涌泉泉群是泉点较多、分布较为零散的一个,126处泉池散布于柳埠、西营、仲宫、高而、锦绣川等乡镇,它们离泰山较近,地势较高,众泉喷涌,汇流成川,形成了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汇聚,成为玉符河的上游水源。126处泉池中,有8处入选济南新72名泉,分别是涌泉、苦苣泉、避暑泉、圣水泉、缎华泉、突泉、泥淤泉和大泉。另外还有拔槊泉、智公泉、锡杖泉、神异泉、滴水泉、枪杆泉、咋呼泉、琵琶泉等,过去皆曾探访过,虽然水势较好,也有文化底蕴,可惜未被列入新济南72名泉,深表遗憾。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涌泉是济南72名泉之一,位于历城区柳埠村神通寺西邻白虎山南坡。要赏涌泉,可以从柳埠国家森林公园大门进入,也可以从四门塔景区西行,由小门进入。我第一次探访涌泉,纯粹是误打误撞。那次在四门塔景区寻访古迹之后,沿白虎山南坡西行,越过一个小铁门,立即感到被葱郁的林木和摇曳的绿竹所拥抱,原来我已经进入了涌泉庵遗址。这里竹影婆娑,泉水潺潺,大片竹林因泉而生,即便是在酷热的夏天,依然格外清凉。涌泉庵遗址于民国初辟为柳埠林场,现在成为柳埠国家森林公园,俗称“涌泉竹林”,是我国北方最有名的竹林。而涌泉,就掩映在这片翠绿的竹林中。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迭翠,竹林深处,一处泉水由山谷石缝中涌出,不作高喷,故称“涌泉”。泉水汇而成溪,注入净池。净池始建于明天启三年,现在所见泉池修建于1930年,以块石砌垒,长5米,宽4.5米,深2米。池壁上雕有一虎头,概与白虎山相应。水从虎口中喷涌而出,訇然而落,汇聚净池之中。池中水草浮动,银鳞小鱼戏游。涌泉水势旺盛,一年四季不涸。池水从南壁流出,蜿蜒曲折,经峡谷,过涌泉桥,依山势向南三跌而下,形成“细水长流”“水上串花”“悬崖飞瀑”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观。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细水长流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水上串花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悬崖飞瀑

首先,涌泉之水泄出净池,经过一段细长弯曲的小溪,潺潺涓涓流至涌泉桥下,此景观称“细水长流”;然后,依山势跌落而下,注入青龙潭,浪花飞溅,称“水上串花”;再后,泉水由约10米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宛如白练,称“悬崖飞瀑”;最后,水势终于趋缓,依依不舍穿过柳树林、芳草地、荷花塘,汇入锦阳川。

欣赏“涌泉三跌”的理想位置是涌泉桥。该桥就在净池下方不远,建成于明万历六年(1578),为单孔石拱桥,长18.8米,宽3.5米,桥上有一对石狮。古老的石桥默默伫立,任涌泉之水从身下欢腾而过。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涌泉桥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青龙潭

立于石桥,往上看,可见细水长流,蜿蜒曲折,穿过涌泉桥洞;凭栏下视,可见碧水一泓,宛如蓝宝石,那便是青龙潭。青龙潭深不可测,四周有古藤围护,新枝老干缠绕虬曲,藤葛枝条铺天盖地——是啊,一年四季得泉水滋养,自然是生机盎然。纵观上下,可见涌泉水流一路奔腾跳跃,形成层层叠叠的飞瀑。瀑布随着落差的大小,变换着各种形态,有的如“白练银河与白龙”,有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有的若“大珠小珠落玉盘”,还有的“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瀑布旁,石阶上,多被飞溅的水沫滋润,很多地方长出绿盈盈的青苔。四周翠竹围合,凉风习习,一片幽静,除了水声和鸟鸣,偶有孩子戏水的欢笑。幽林、怪石、飞瀑,犹如一幅水墨画,身处其间,不由得生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感慨。难怪《续修历城县志》称此处“百尺飞流,千章古木,山光水色,鸟语花香,其乐胜于仙台。”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涌泉庵遗址

涌泉西面,有一所古色古香的庭院,为涌泉庵遗址。庵前有一形制古朴的小石桥,名为“通圣桥”。涌泉庵初建于六朝齐梁间,今仅存后殿1座,面阔3间,进深2间,砖木石结构,为清代重修。殿西有小房1座,门额上嵌“吕祖祠”3字。殿旁有七通古碑残存。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涌泉东南的石崖上,有一座六角凉亭,名叫望岳亭。此处是观览山色的巧点,也是遥望泰山的妙处。站在亭中,信目南眺,白云缭绕,群山起伏,泰山主峰巍然高耸于层峦之上;俯视近端,山下平野开阔,渠水明灭,阡陌交错,炊烟袅袅,颇有江南水乡情味。若三四月间,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开放,这里顿成花的世界,为涌泉平添几许风采。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送衣塔

在望岳亭东北30余米的半山坡上,有一座唐代单层佛塔,名叫“送衣塔”,相传此塔是一对僧尼父女取送衣物的地方。传说有父女二人,父在神通寺为僧,女为照顾父亲,到涌泉庵出家为尼。因往来多有不便,父放旧衣于塔中,女取出洗净缝好后,再放回塔中,因而得名“送衣塔”。送衣塔高3.35米,每边宽2.2米,坐北朝南,塔内有一石雕佛像。塔身全部为大块青石砌成,正面辟方形门,门头为半圆拱形,塔檐下出挑叠涩三层,塔顶用三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钻尖锥形塔顶,塔刹部已残坏。一千多年过去,送衣塔屹然静静地矗立在山坡上,虽然乍一看有些破败和孤寂,但因为背后有着女儿照顾父亲的感人故事,让人又感觉它的四周洋溢着温暖的情愫。

送衣塔处于神通寺与涌泉庵之间,由此往东不远,即是神通寺遗址,该寺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351),是山东境内最早的寺庙。颇为奇妙的,神通寺内有一处名泉,曰“滴水泉”。“滴水泉”与“涌泉”相呼应,中间有送衣塔串联,让人自然而然想起那句谚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滴水泉位于神通寺遗址迎翠桥下,迎翠桥是一座连接青龙、白虎二山的汉白玉石桥,横跨在琨瑞溪上。桥下有二泉,东为滴水泉,西为神异井,二泉隔琨瑞溪相望。神异井的发掘颇有传奇色彩,据载,神通寺开山鼻祖朗公禅定之时,闻地下有水声,命人穿掘,果获甘泉,成为神通寺僧众的用水之井。井口方形,井壁呈圆形,上有方亭护罩。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在神异井的对面,琨瑞溪东畔的石崖下,只见涓涓细流从石壁缝隙中渗出,滴入下边的半圆形泉池,四周石壁爬满苔痕,上面的石壁刻“滴水泉”三字。据说此泉水大时流淌,水小时滴落,丁丁零零,别有一分雅致,故名滴水泉。泉水溢出后,汇入琨瑞溪中,随溪水欢快地流过。

一个滴水泉,一个涌泉;一个神通寺,一个涌泉庵;一个老僧父亲,一个尼姑女儿——他们(它们)东西相邻,以送衣塔为载体紧紧联在一起,共同演绎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情和孝道美德,这大概是涌泉泉群带给人们的最深厚的文化启迪吧。

--------------------------------------------------------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言泊远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21-10-30 05:56:59 [回复] [删除] 

五律·涌泉吟趣
——题博友山抹微云1969《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中华新韵)
婆娑竹弄影,泉涌泛清涟。
绿草波前舞,白鳞浪后旋。
三跌飞瀑躁,一串落花妍。
石塔临溪矗,欲说千古缘。
走遍济南——竹林深处访涌泉
修缮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21-10-28 19:44:33 [回复] [删除] 
泉涌潠喷济南城,
盛名久远史光荣。
今非昔比更璀璨,
飞速经济伟山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