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与大势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8:13条选股准则2
读者:快乐1970
读书笔记: 第8章 13条选股准则
我热衷于投资低增长行业,我更喜欢的是比增低增长行业增长率更低的零增长行业,比如丧葬服务,往往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可以寻找到最赚钱的大牛股。
投资高增长行业没有什么刺激之处,除了看到这个行业的股票大跌以外。20世纪50年代的地毯行业、60年代的电子行业以及80年代的电脑行业都是令人激动的高增长行业,但是这些行业中的无数大公司和中小公司都没能保持长盛不衰,这是因为对于一个热门行业中的每一种产品来说,都会有1000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在琢磨如何在中国台湾地区更便宜地生产制造出相同的产品。一旦有一家电脑公司设计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处理系统,就会有10家竞争对手正在投资1亿美元开发一个更好的文字处理系统,在8个月后这种更好的产品就会上市,而在瓶盖加工行业、商家优惠券收集行业或者汽车旅馆连锁行业却根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增长率为零的行业,特别是让人厌烦和压抑的行业中,你根本不用担心竞争的问题。你不必整天提心吊胆地防备着周围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根本没有其他公司会对这样一个零增长的行业感兴趣。这样一来就给你带来了更大的回旋余地来继续保持增长以及扩大市场份额,就像SCI公司那样。
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拥有一家地方性石料场的股票,而不愿意拥有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票,因为一家电影公司面临着许多其他电影公司的竞争。
无疑,拥有石料场要比拥有珠宝行更加安全。如果你处在珠宝行业中,就要不断地同本地、全国甚至是国外的珠宝商竞争,因为那些外出度假的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购买珠宝并把它们带回国。但是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布鲁克林地区的唯一一家石料加工场,那么事实上你已经获得了这个地区石料市场的垄断权,由于石料场并非热门行业而没有什么新的竞争对手加入而形成了一种额外保护。
石料场之所以赚钱,是因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最近的竞争对手离你只有两个镇的距离那么远,但是它却不会把它的石料运到你的地盘来抢夺你的市场,因为这样做光运费就会吃掉所有的销售利润。
无论如何夸大排他性的独家经营权对于一家公司或者公司股东们的价值也不过分。
一旦你在任何一种产品上获得了排他性的独家经营权,你就可以提高价格。如果你经营一家石料场,你可以把价格提高到刚好不会引起邻近地区的石料场过来和你竞争的价格水平之下,事实上邻近的石料厂也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产品定价。
医药公司和化学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利基——其他公司不能仿制生产与它们完全相同的专利产品。
拥有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就几乎相当于拥有利基,如惠氏公司生产的销量第一的止咳药惠菲宁、强生公司生产的感冒药泰诺、可口可乐、万宝路。要取得公众对一种软饮料或者止咳药的信任,不仅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而且整个过程要花费很多年时间。
我宁愿购买生产药品,软饮料,剃须刀片或者香烟的公司的股票,也不愿意购买生产玩具的公司股票,在玩具行业中,也许某家厂商能够设计出一个每个孩子都想要的玩具,但是每个孩子也只会买一个,几个月后,这个玩具就会被从货架上拿下来,让给另一个孩子都想要的新玩具,而这个新玩具却是另一家厂商生产的。
当周围有如此多稳定行业的股票可供选择时,为什么非得要冒险购买那些易变行业的股票呢?
与其购买那些要在无休无止的价格战中苦苦挣扎求生的电脑公司的股票,为什么不购买那些由于电脑价格大战,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购买电脑而提高盈利的公司的股票呢?
没有什么样的秘密消息,能够比一家公司的内部人士正在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更能表明一只股票的投资成功可能性了。
从长期来看,内部人士买入股票的公司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当公司管理层持有公司股票时,那么如何更好地回报股东就成了管理层最优先考虑的事情。如果管理层的收入只来源于薪水,那么如何提高薪酬待遇就成了管理层优先考虑的问题。由于公司规模越大,往往向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酬越高,因此自然而然那些期望得到更高薪酬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越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扩张,而这样经常会损害股东们的利益,如果管理人员自己也大量持有自家公司的股票,那么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了。
公司内部人士购买自家公司的股票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我更喜欢7位副总裁各自买入1000股自家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一个人买入了5000股自家公司股票的公司。
除了回购股票的做法以外,企业运用多余资金一般还有以下几种选择:提高股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业务;进行收购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