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聪明的投资者》8:投资者与市场波动1

(2022-03-29 14:30:14)
分类: 历史与大势

《聪明的投资者》8:投资者与市场波动1

读书笔记:第8 章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 1

读者:江苏常熟老李

#巴菲特在第四版的推荐序中特别强调两章:第8章和第20章。

在前面七章中,作者把防御型和积极型投资者的基本策略已经说清楚。接下来探讨的是投资者对其他情况下的应对。第8 罩的是,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一、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指导作用

          (一)择时方法和估价方法。

           1.聪明的投资者会对从这种价格大幅度变动中获利的可能性感兴趣。他面临着两种可能获利的方法:择时方法和估价方法。

           2.我们所说的择时,是指努力去预知股市的行为——认为未来走势是上升时,购买或持有股票;认为未来走势是下降时,出售或停止购买股票。

           3.我们所说的估价是指尽力做到:股票报价低于其公允价值时买入,高于其公允价值时卖出。另外一种要求不太高的估价方式是,确保自己购买股票的价格不会太高。这种做法适合于防御型投资者,因为他们所强调的是长期持有;但是,这代表了对市场水平应有的最基本的关注。

          (二)“贱买贵卖”法

           1.“我们确信,普通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努力来成功预测股价的变动。”然而,他可以利用价格变化之后的时机吗?“实际上,‘聪明的投资者’的传统定义是,‘那些在熊市(其他的人都在卖出时)买入,在牛市(其他的人都在买入时)卖出的人’”。

           2.我们认为,投资者的下列做法是不现实的:努力将自己的策略建立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即等到出现明显的牛市价格水平时才去购买任何普通股。

           3.然而,我们所建议的策略考虑到了证券组合中普通股与债券比例的调整——投资者可以根据股价的高低(以价值标准来衡量)选择这样的做法。

          (三)程式方案

           1.“程式投资方案”。此类方案的核心(除了较简单的美元平均法之外)就是,当市场大幅度上涨时,投资者自动卖出一些普通股。

           2.遗憾的是,它最受欢迎的时刻,也正是其作用发挥得最不好的时刻。

           3.“这里的教训似乎是,股市上的任何赚钱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并且被许多人采纳,那么,这种方法本身就会因太简单、太容易而无法持久”。

          二、投资者证券组合的市场波动

           1.格雷厄姆主张使用股债平衡法来应对证券组合的市场波动——“正是出于对人性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财务损益的考虑),我们才主张在投资者的证券组合中采用某种机械的方法,调整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比重。”

           2.随着市场的上升,他将不断地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并将所获收入投入到债券中;当市场下降时,他会采取相反的做法。

          三、企业价值与股市价值

           1.市场波动对投资者的实际影响,还可以从股东作为各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加以考虑。持有上市股份的人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并且他可以在两者之中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一方面,他的地位类似于少数股东,或非上市企业的隐名合伙人。另一方面,普通股投资者持有一纸证书,一份印刷好的股票凭证。他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按不同的价格随时将其卖掉(在市场开业时)。

           2.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对稳健的普通股投资者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如果投资者特别关注自己的股票组合的选择,那么他最好集中购买售价能较好地接近于公司有形资产价值的股票——比如,高于有形资产价值的部分不超过三分之一。”投资者还必须要求:合理的市盈率,足够强有力的财务地位,以及今后几年内的利润至少不会下降。

           3.以这种账面价值为基础而建立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可以以更加独立和超然的态度来看待股市的波动。只要所持股票的盈利能力令人满意,他就可以尽可能不去关注股市的变幻莫测。有时还可以利用这种变幻莫测,来展现自己贱买贵卖的高超技巧。

          四、债券价格的波动

           1.跟预测股票价格波动一样,格雷厄姆认为,想在债券价格的波动方面做出一些有价值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