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业 | 
行业:盐湖提锂(中国盐湖)
中国拥有超过350万吨的锂资源储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智利。
一、中国盐湖
 
目前全球实现工业化大规模提锂的盐湖有智利Salar de
Atacama,美国Silver Peak,及阿根廷Salar deHombre
Muerto、Olaroz。这些盐湖主要为硫酸盐型,镁锂比均在10
倍以下,卤水含锂浓度通常在0.05%以上。相对优质的卤水质量使得这些盐湖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提锂,单位成本较低。
 
同样位于柴达木地区另外两个盐湖西台和一里坪的镁锂比均高于50,察尔汗盐湖镁锂比是最高的,达到1837.6,是东台盐湖的60倍、智利阿卡塔玛盐湖的300倍。
盐湖提锂,光建蒸发池,引水入池蒸发,再进入浓缩池蒸发成老卤一共要2年时间,而且青海那边只有几个月可以蒸发效率很低根本不用指望。
3、相关工艺
说对察尔汗盐湖来讲,因为它老卤的浓度是非常低的,镁锂比也非常高,它们主要用的是吸附法:用吸附剂吸附的树枝把原卤中的锂先吸附,再把它洗出来,再进行进一步的电渗析法来进行处理。对东台盐湖来讲,因为它的浓度比较高,直接用电渗析法进行处理了。西台盐湖主要用煅烧法,煅烧法目前还比较成熟。
1)察尔汗盐湖:吸附法的好处就是能够针对察尔汗的资源的缺陷,这种吸附法的工艺比较简单,回收率比较高,对于环境无污染,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显然,它采用的吸附剂是要先进行一定的提纯,才能进行电渗析法,这种情况下它吸附剂的容损率非常大,这样造成溶损的问题,耗水耗能,这是它关键的缺陷。
2)东台盐湖:它使用的电渗析法目前来看确实对它比较高的浓度来讲是对症下药,然而缺点是它的控制要求严格,不易于维护,电能消耗比较高。
3)西台盐湖:对资源禀赋处于中等的西台盐湖来讲,它的缺点就是提取镁的流程比较复杂,设备的腐蚀比较严重,需要把卤水的纯度提升到8-9克/升,因为它本身的浓度比偏低,所以它还要蒸发大量的水,能源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
二、西藏:(-2020年6万吨)
西藏主要有扎布耶、龙木错和茶卡三个碳酸盐型盐湖。
西藏虽然盐湖质地高,但基础设施还是太差。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沉淀法等需要大量工业原料的提锂方案不可行。
目前,只有镁锂比0.01、锂浓度0.12%的扎布耶盐湖已实现工业化提锂生产,龙木错盐湖和茶卡盐湖均未实现量产。
2、西藏矿业的扎布耶盐湖,也是全国最大的碳酸锂盐湖,其具体位臵在阿里和拉萨(距离2000公里)之间的仲巴县,矿区海拔超过4600米,唯一路线是从日喀则或阿里开车前往,也就是说,首先需要坐飞机前往日喀则或阿里两个城市,此后再驱车10小时以上才能抵达扎布耶盐湖。这样的距离和严苛环境,阻隔着资本市场,同样也滞后了资源的开发。
1、西藏矿业(1000吨)
西藏矿业(000762):扎布耶盐湖蕴藏的锂、钾、铯等矿产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超百万吨级盐湖之一(控股50.72%的子公司扎布耶锂业拥有20年开采权)。就矿床的矿石品位而言,锂、铯居世界盐湖第二位,钾位居全国盐湖之首,据地勘工作结果显示,扎布耶盐湖碳酸锂含量初步探明130万吨左右,钾3590万吨。
扎布耶盐湖碳酸锂是国内最优质的盐湖锂资源。主要是中国锂矿资源最高的西藏扎布耶盐湖属于西藏矿业,未来额想象力也是足够的。
但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传统采矿业务下滑甚至有的矿已经没有资源可以开采了,估值极高,虽然拥有最好的盐湖,但开采技术和能力差距很远,至今还是1000吨的级别,离万吨工业化生产还挺远。
西藏这么恶劣的环境,成本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除了资源资源的成本运输的成本,如何吸引人才去西藏工作才是真正的问题,这个问题还很难解决。
2、西藏城投(600773):
公司目前控制西藏龙木错盐湖矿区以及结则茶卡盐湖41%的权益,两个盐湖碳酸锂储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三、青海盐湖(现有碳酸锂产能4.2 万吨,)
 
这些盐湖卤水的镁锂比均在数十倍以上,高镁锂比使得分离卤水中镁离子并使锂离子富集变得尤为困难。除此之外,除东台盐湖外,其它青海盐湖的锂浓度均仅为0.01%-0.02%左右,远低于海外盐湖的一般水平,因此在青海进行盐湖提锂的的技术难度相较于国外盐湖更高,只能选择技术难度更大的萃取法、吸附法、膜法等工艺,但总体来看,由于青海盐湖具备资源集中、基础设施配套等优势,未来仍然是我国盐湖提锂产业的主要区域,目前青海盐湖现有碳酸锂产能4.2 万吨,在建及规划产能在17万吨左右。
目前国内盐湖方面比较成熟的是东台吉乃尔盐湖和蓝科锂业对应的察尔汗盐湖,未来增量相对确定性更高,
(一)察尔汗盐湖(7759吨工业级碳酸锂)
察尔汗盐湖对应的公司是盐湖股份旗下的蓝科锂业。
按照各方企业的持股比例,盐湖股份、科达洁能、比亚迪将分别获得碳酸锂权益产能2.72万吨、1.3万吨和1.47万吨。
(二)盐湖比亚迪(3万吨的扩产)
1、盐湖比亚迪(盐湖股份49.5%,比亚迪49%):
12月26日晚间,盐湖股份(000792)发布公告,盐湖股份与比亚迪合作成立比亚迪资源公司,新建年产3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项目总投资48.49亿元。
1、盐湖股份:
目前盐湖股份和比亚迪,桑德启迪建设了合资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扩产以及达到锂电级。盐湖股份技术成熟而且量产的,去年销售二个多亿。纯度还能达到工业级。
但盐湖股份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传统业务的亏损,导致利润利润亏损,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看好盐湖提锂的业务增长但是如果其他业务如果继续失血显然不能长期吃哟,除非传统的业务止血。
(三)蓝科锂业(工业级碳酸锂,产能到了1万吨,)
1、蓝科锂业(盐湖股份41.42%,科达洁能43.58%):
2、拟在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总投资31.32亿元,达产后蓝科锂业将拥有3万吨碳酸锂产能。
截至2017年12月25日,蓝科锂业生产工业级碳酸锂7759吨。2018年1万吨/年的产能预计全面达产,且产品将大部分转换成电池级碳酸锂。蓝科锂业2016年3800吨工业级碳酸锂产量。
在十三五锂产业发展规划:除了3万吨的电池级碳酸锂之外还有1万吨的单水氢氧化锂、1万吨的氯化锂以及1500吨的金属锂的发展规划。
2018年很难放量,大概能够3000-5000吨,2019年开始产能才会真正的出来。
(2)项目设计产能1万吨碳酸锂,用了俄罗斯技术。据公告,蓝科锂业碳酸锂项目生产基本达到连续稳定状态,沉锂车间于2015年4月20日开机并生产碳酸锂,累计生产碳酸锂1356.1吨。
3、察尔汗盐湖:储量最大,品位最低
察尔汗盐湖的储量最大(700万吨),
青海的低海拔作业环境远优于西藏。此外,青海盐湖几十年的开采历程(提钾)积累了大量经验,而西藏的开采历史也只能追溯十几年。
(1)品位最低(锂浓度0.01%)镁锂比(原卤)是1800倍,镁锂比(老卤)是400-500倍。
察尔汗盐湖镁锂比是台吉乃尔湖的60多倍,开采难度及成本极大。公司每年能打到2亿立方米的老卤,用2万多吨的碳酸锂进行提锂;公司目前仅生产工业级碳酸。
蓝科锂业是直接采用盐湖股份分离钾之后的卤水,成本相对低。
出卤水能力20万吨/年。这20万吨指换算成碳酸锂的话是非常大的,因为目前全球的碳酸锂的供应就是20多万吨。然而,察尔汗盐湖虽然一年出卤水能力这么多,但实际上卤水出来以后持续地囤积在茅庐盐田中,形成一个二次的盐湖尾矿。这就是蓝科锂业的一个情况。
品位最低,锂的浓度是0.01%,
4、股权
青海蓝科锂业(盐湖股份持有接近50%的股权,由盐湖股份和佛塑科技合资建设)
青海虽然盐湖质地差一些,但是基础设施好很多,西藏虽然盐湖质地高,但基础设施还是太差。
蓝科锂业每年能打到2亿立方米的老卤,用2万多吨的碳酸锂进行提锂。
具体的流程如下:盐湖股份先把前期卤水中的钾肥提取,然后就会产生老卤打给蓝科锂业,一般来讲,一年能够从原卤提取出500万吨左右的钾肥这样的产能,然后产出2亿立方米的老卤,2亿立方米的老卤大概含有氯化锂20-30万吨,折合碳酸锂20多万吨的水平;每年用老卤中的10%,即2万多吨的碳酸锂进行提锂,提锂之后,因为2万吨很难全部提出来,存在一个回收率,因此提取之后把剩下的卤水打回老湖的盐田。
盐湖股份和蓝科锂业实际上是签订了这样一个共用卤水的协议,每年保证2千万立方米老卤的供应,但是必须达到150毫克/升的浓度。
5、科达洁能参股蓝科锂业(26%)
12月26日晚发布公告称:参股公司蓝科锂业(持有43.58%股权)拟在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项目总投资31.32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通知书。
蓝科锂业目前卤水提锂成本大约3.5万元/吨,按照目前价格,每吨净利润可以达到6万元。蓝科目前产能1万吨(预计2017年销售7000-8000万吨),远规划碳酸锂产能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1万吨,金属锂产能1500吨。成本有望做到2万元/吨以下。
#2万吨,要花31.3亿。1万吨就得花15.65亿。天齐配股16亿,2.4万吨的氢氧化锂项目。
天齐锂业:生产一吨碳酸锂大约需要7.5-8吨品位为6%的锂精矿,生产一吨氢氧化锂大约需要6.5-7吨品位为6%的锂精矿。
(二)东台吉乃尔盐湖(10000吨)
青海的提锂龙头无疑是东台吉乃尔盐湖(西部矿业对其进行开采)。
1、东台吉乃尔盐湖(西部矿业&青海锂业)
2、青海锂业(1万吨)
(1)每年8500吨的电池级碳酸锂产量已说明青海提锂已经工业化。2016年做了8500吨,东台盐湖的青海锂业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已实现量产,
(2)西部矿业集团控股子公司青海锂业有限公司提锂技术来自中科院青海所。据青海锂业相关人士介绍,青海锂业设计产能1万吨。目前生产工艺已经打通。但由于中信集团与西部矿业集团之间的东台吉乃尔湖卤水资源权归属之争未落定,青海锂业一直面临资源不足,无法满产。
3、东台锂资源公司(3000吨)
锂资源公司的2万吨扩产也正在推进,2018年初开始试生产,2019年初将完全达产,2018-2019年供应碳酸锂分别为3000吨、8000吨。
锂资源公司产能规划:一期1万吨,二期要做到2万吨。
而2018年初锂资源公司投产是青海盐湖提锂的最大增量。
3、储量最小,品位最高。
东台盐湖的储量最小(60万吨),品位最高(0.6%);但是锂的浓度和镁锂比是最理想的,锂的浓度是0.6%,镁锂比是37倍。
东台锂资源公司拥有东,西台吉乃尔盐湖资源开发权,两个盐湖锂资源储量合计600多万吨,和盐湖股份的察尔汗盐湖锂资源800多万吨差不多,但镁锂比在青海众多盐湖中是最低的仅为0.38,易开采;
西矿此次注入27%份额,相当于160万吨锂资源价值,这还不算镁、钾、硼等盐湖资源价值。
盐湖卤水提锂成本是矿石提锂的一半,160万吨盐湖锂资源相当于320万吨矿石锂资源
4、股权
(1)青海锂业矿权从青海锂业全部转让给了锂资源公司,可以将青海锂业定位为一家具备1万吨提锂能力的委托加工厂,产能已被封顶;
2016年9月,青海省专门召开了东台资源整合会议,将东台的探矿权转让给了锂资源公司,最终协议签署也是在2016年9月份签署的,转让价8.04亿。
但是却涉及到一个问题:近期西部矿业没有把它纳入到上市公司之中,原因是它另外的大股东参股的锂资源公司拿走了原本属于青海锂业100%控股的探矿权。因此,接下来东台盐湖的扩产将主要体现在锂资源公司而不是青海锂业,在这个股权纠纷的结果上来看,东台盐湖出现了“一个资源,两家公司开发”的情况,其中青海锂业本来技术比较成熟了,现在如果让一个新的锂资源公司开发,它们势必对技术上起一定保守的态度,所以锂资源公司开发就在工艺、量产环节出现不确定性。
(2)东台锂资源公司(西部矿业为单一最大股东,持有其27%股份)
锂资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北大先行,这使得原先西部矿业所控制的上游探矿权股权比例遭到了稀释,这种情况下,因为产生了这样的股权结构,所以青海锂业仅有1万吨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东台盐湖出来的卤水只给青海锂业打1万吨。
但是锂资源公司并未完全掌握开发技术,因此投产进度有一定不确定性。
由于矿权从青海锂业100%控制转让给了锂资源公司,青海锂业可以说丧失了自己对资源的控制,但是由于开发东台盐湖的相关技术突破是由青海锂业实现的,因此对锂资源公司来讲,相关的技术它并没有完全掌握,一方面它的建设进度受到了一些影响,第二它的技术是不是能够成功地把它的一期的1万吨产能规划真正投产也存在不确定性。
(三)西台盐湖(5000吨)
1、中信国安(5000吨)
西台盐湖(中信国安)对应盐湖是西台吉乃尔盐湖;采用的相关工艺是煅烧法。煅烧法也是在2014-2015年的时候出现了突破,现在看产量维持在这样一个水平:2015年产量2000吨,2016年2200吨,西台盐湖的中信国安的5000吨电池级产能已经具备,产量正在爬坡,
2、恒信融利(2万吨)
恒信融利用西台盐湖资源进行2万吨选择性纳滤膜分离法提锂产能也于2017年10月22日打通全线工艺,正式投产。
产量增长较为缓慢有三个因素:
第一,主要原因是煅烧法本身在产能规模上的瓶颈。煅烧法对原料要求比较高,必须达到8-9克/升卤水的浓度。但是对于西台盐湖来讲,它这种较低的浓度其实对煅烧法来讲是很难进行的,一方面它很难提高产能,实现大规模的扩产,第二对它的成本偏高,这是它本身产能规模受到技术上瓶颈的问题。
第二,环保。煅烧会产生盐酸,有相关的废气污染的问题。这在它目前的处理上也是存在瓶颈的。
第三,进一步的扩产需要用到电,需要燃烧天然气,但是这样一来前期煅烧工艺所用的天然气就不够用了。公司准备拉电线解决这个问题。
综合这几个大的瓶颈,西台盐湖的碳酸锂预计到2019年仅仅做到5000吨。公司实际上每年出卤水的能力是能够达到2万多吨的,这是碳酸锂当量的,肯定不满足5000吨的产能。我们了解到公司有计划会使用新的工艺,因为前期的煅烧法有它的技术瓶颈,接下来可能用另外的工艺来实现扩产计划,但是目前来看技术也并不是那么成熟,因此接下来它的放量还是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的。
由于煅烧法本身在产能规模上存在瓶颈,公司的碳酸锂产量增长较慢
3、西台盐湖的储量和品位均介于中等(140万吨,0.22%)。每年出卤水的能力是5万吨/年,这个是介乎于蓝科锂业和青海锂业之间的。从浓度讲,它也比较中庸,它的锂的浓度是0.22%,镁锂比61倍。
(四)青海冷湖碳酸锂(1500万碳酸锂)
1、蓝晓科技(300487)
1月14日讯,蓝晓科技(300487)今日晚间公告称,蓝晓科技:青海冷湖碳酸锂项目完成生产线调试已产出高纯碳酸锂。年产值最多1500万,怀疑不够成本。
2、蓝晓科技(300487)公司作为国内吸附分离树脂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于2009年即开始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材料和工艺开发,已经积累了包括核心材料、工艺和设备的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其中部分已产业化,并成功应用于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如从盐氯化镁卤水中除硼技术已成功产业化。
2017年预计完成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工艺和系统装置核心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研究院目前已在青海省海西州建设了中试生产线,预计在2017年底生产出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并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产能。
从今天开始是个标志性时间,这个新闻是个标志性新闻,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的股价将会进入一个漫长的下跌周期。
近日,公司与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青海冷湖100t/a碳酸锂项目完成生产线调试,进入常规运行阶段,已产出高纯碳酸锂。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公司实现了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工艺和系统装置核心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藏格控股电池级碳酸锂小试成功,为迅速投建2万吨产能降低了不确定性;大浪滩矿权顺利获得为进一步整合盐湖资源奠定基础。9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以购自贤丰新能源的“卤水提锂并制取工业级碳酸锂产品的相关先进技术”使用权为基础,从事碳酸锂生产与销售,实现高效、低成本提锂,并以此切入锂产业。依据现有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标的公司将投入不超过14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8个月。考虑到近期其电池级碳酸锂小试已成功,以及公司灵活的民营机制,接下来迅速推进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的投建将降低不确定性且有望加速。同时,公司在12月7日发布公告,顺利取得大浪滩黑北钾盐矿探矿权,这将进一步扩大公司资源储备和整合当地盐湖资源奠定基础。
盐湖股份(500万吨KCl产能)、藏格控股(200万吨KCl产能)分别是全国第一大、第二大钾肥龙头,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