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承认有些标题党,毕竟我离结婚还有很长长长长长长时间。
昨天一口气看了两部电影,《寂静之地》和《完美陌生人》,明明前者是恐怖片,后者是剧情片,看完之后却感觉,后者才更惊悚。
更加诡异的是,百度给出的它的电影类别是“喜剧”。
(以下涉及剧透,可直接滑至文章最后一部分)
这是一部杀人不见血却能一击致命的电影。
它是2016年意大利的一部小成本室内制作电影,整个电影场景基本上就是餐厅、厨房、阳台。剧情也很简单,三对夫妇再加上一位宅男,七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在女主家中聚餐。
只是在聚餐刚开始的时候,女主提出玩一个游戏,为了验证“我们大家都没有秘密”,就都把手机正面朝上放在餐桌上,整个聚餐中收到的任何电话、信息,都要完全公开。
在电影里,
女1和男1属于婚姻中年夫妻阶段;
女2和男2正值“七年之痒”时期;
女3和男3则是你侬我侬新婚燕尔;
男4未婚。
七个人代表着婚恋的不同时期,本该对婚姻有不同的感悟,却在这场“手机杀人游戏”中,只余一人幸存。
在最开始的房屋男主人男1给出的一个“恶作剧”警告之后,游戏正式开始。
整场“游戏”下来,一切都变得很陌生——
女1一边和女儿矛盾升级,一边打算去隆胸讨好情人;
男2为了不暴露每晚十点会有未成年女孩给自己发她的照片就和男4换了手机;
男4也因此被大家发现自己是个基佬;
女3收到前男友的暧昧信息,不知分寸的去帮他,结婚后仍然纠缠不清;
女2一边想着如何把婆婆送进养老院,一边和已婚网友玩着“我猜你今天没穿内裤”的游戏;
男3一边是新婚燕尔,一边又搞大了同事的肚子,另外还和女1纠缠不清;
……
你是不是感觉很狗血?
不,剧情环环相扣,看的时候你只想惊呼出声,“原来他是这样一个人!”
明明是最亲密的一群人,原本是每晚要睡在枕边的同眠人,却被这场游戏揭开了熟悉的陌生人的面具。
大家都有自己不为人知无法开口的秘密,而唯一一个没有秘密的男1,因为在女1提出玩这个游戏时强烈反对而被怀疑有秘密的人,到头来却是最坦荡最没有秘密的人。
他明明知道女1出轨,甚至连17岁的女儿在电话里也说到“你太爱妈妈了以至于你看不到她有多婊”,他还是尽力去维护这个家庭,这段感情。
这七个人之间所发现出来的问题,又刚好是在婚恋中可能会遇到的,那么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如何解决?
电影里也有温情的镜头,就像当大家沉浸在压抑的氛围中时,对面阳台上出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他们互相搀扶着看月食,温馨又美好。
再比如男4对于自己同性恋恋人的保护。
以及男1在电话里关教育女儿“是否发生关系”时说的话。
电影中,月食是一条明线,从月食刚刚开始,到月亮被完全覆盖,再到最后月亮重见。可能象征着这个游戏带来结果吧。
是的,当这群人被这场游戏折磨的痛不欲生,当大家都在担心如何收拾残局的时候,反转出现了。
女3把戒指放在桌子上旋转,编剧用戒指的逆时针旋转来告诉大家——一切回到游戏开始前。
不,不是大家装作没玩这个游戏。
而是,他们本身就没玩这个游戏。
由于男1的反对和阻止,他们没有进行这个游戏。而电影里描绘的那些,不过是他们如果玩这个游戏了会出现的场景以及会造成的结局。
在电影结尾,他们欢喜的很早就结束了晚上的聚餐,拥抱告别,他们依然在那些时间节点收到了那些人的电话或者信息,做出回复。
电影里的场景,都没有出现。每个人,依然很好的隐藏着自己的秘密。
当客人都走了之后,女1问男1,为什么强烈反对?
男1说出了原因。也正是他的阻止,才避免了之后可能撕破面具的悲剧。
看完电影后,我一直觉得这个结尾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张爱玲说,“生活是袭华丽的袍,上面长满跳蚤”。用在这里无比恰当。
相对于撕开面具之后的一片败落,各自藏着自己的秘密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下继续生活,才更显得生活的满目疮痍。
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审视自己,能改变的改变,改变不了的,放过。
独立,尊重,信任,爱护。
别伤害他人,也别委屈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