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评课
(2024-01-08 07:56:47)《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纵观整节课,犹如我们一位老师所说,吴老师上课好像一杯浓浓的奶茶。的确,吴老师的课就如奶茶一般,闻起来是那样的香,柔柔的,甜甜的。进入情境,与她同喜同苦,又耐我寻味,耐我咀嚼许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评吴老师课中的优点:
一、思路清晰,稳而不乱。
一自然段,读,几个问题,提纲挈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等。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能力。第二自然段,看,看图,让学生了解光华岛是如何把日月潭分成日潭和月潭的。第四自然段,选,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研读。尤其是研读的时候,吴老师适当穿插一下语言训练; 如什么叫“隐隐约约”?你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色也是“隐隐约约”的?你能把你所想像到的朗读出这种蒙胧美?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实际,吴老师能紧抓重点词语来进行理解:如在欣赏了日月潭的美景之后,对学生提问:你想发出怎样的感叹?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日月潭?并且把学生所说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接下去研读“清晨、中午”时候的日月潭时,能用这些词语进行说话,而且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词语。
“于细节处见功底。”吴老师在课堂上这样的大家风范,与平时的努力与磨练是分不开的。
二、朗读是线,朗读是情。
吴老师把朗读作为教学的重头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语言他知道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于是他就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用朗读来激发自身的情感。吴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