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作法例诗选注58

标签:
文学近体诗七绝选注 |
分类: 村翁选注 |
七言绝句作法例诗选注
冯振
作法22
此法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无”“几”等字。
例诗选注2201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唐·李白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天水附近),其出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先天元年改为昌明,即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出蜀漫游,先后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和徂徕山(在今山东)隐居。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称其为“天上谪仙人”,故后人又称“李谪仙”。天宝三年(744)赐金放还。离京后,漫游梁宋、齐鲁,又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后,太白从宣城(今属安徽)到庐山(在今江西九江)隐居。永王李璘率军途经庐山,召太白下山入其幕府。不久,王室内哄,永王兵败被杀,太白受累入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在今贵州桐梓一带)。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太白于流放途中遇赦放还,返回江夏(今湖北武汉),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761),太尉李光弼从临淮率师平叛,太白以花甲之年仍欲从军,半路病还。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唐代宗之初,谥拜左拾遗。太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全唐诗》编其诗二十五卷。《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新唐书》卷二百二有传。事见唐·魏颢《李翰林集序》、唐·李阳冰《草堂集序》、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等。
【题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秋至岳州(今湖南岳阳)时逢经由此地的由刑部侍郎贬为岭下一尉的李晔、由汝州刺史贬为岳州司马的贾至,三人同游洞庭湖。作者遂作游洞庭组诗五首,此诗是其四。
【注释】
(1)诗题:冯振例诗题为《与贾舍人泛洞庭》。晔:即李晔,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宗室。李白自认自己是唐宗室,故称晔为族叔。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李晔任刑部侍郎,二年(759)因得罪李辅国,贬为岭南一尉。贾至:字幼邻,一作幼几,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天宝末为起居舍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出为汝州刺史,次年(759)贬为岳州司马。舍人:官名。此指中书舍人,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
(2)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3)潇湘:潇水与湘江的并称。两水在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合流。
(4)白苎:即《白纻歌》,为江南吴地之舞曲,清商调。
(5)早鸿:初归的大雁。
【译文】
洞庭湖西秋夜的月亮照耀,潇湘江北初归的大雁已经南飞。满船的醉客放声歌唱《白纻》之曲,霜露悄悄地浸湿了秋衣竟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