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化非遗日活动之一——拓片和筷子展
(2025-06-25 17:59: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事 |
筷子文化非遗日活动之一——拓片和筷子展
6月1日,我前往在松江区广富林路600弄的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驻地,参加筷子协会举办的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一场筷子非遗活动。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
半月前,会里领导通知我,在这天的筷子文化活动中我要做的事是拓片。我参加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有12年,每年有多次的下社区和去学校等筷子宣传活动,更是每年筷子文化征文、文艺、展览、及本市和外地的筷子节论坛会等,参加活动中我学会了拓片,2019年随会长和筷子文化专家等5人前往韩国参加筷子节活动时,我的任务就是拓片。拓片,是筷子协会开展筷子活动时的一个吸引大人和小孩的兴趣的项目,拓片时,可以让参观者互动一起亲历动手拓片,印刻好的作品可以带走,这样对我国古老的拓片印刻有了深刻接触,同时也对筷子文化有了一点点的初衷!
拓片,是古老的印刻术,叫传拓,传拓的起源,在隋代产生,可追溯至南北朝。《隋书·经籍志》就有过“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的记载。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拓片实物是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原藏于敦煌藏经洞)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拓本。筷子文化拓片,有两块模板,一是将筷箸文化中传说的筷子发明人之一大禹(另姜子牙)治水的画,还有一张是“筷子习俗文化及小朋友”画,刻在两块模板上,模版画面有A4纸大小,拓片时,用专门滚油墨的滚筒将油墨均匀滚涂在模版上,不能太多,太多了会沾糊,往往是第一张出来是油墨不均匀甚至有的地方很糊,要均匀,然后将裁好的与模版相同大小的宣纸,整齐放在模版上,用另外一只干净滚筒,轻轻在宣纸上来回滚动,以油墨清晰透出一点纸背即成,我拓片时可能手法轻重不妥,在会里拓片还是最差一个。
今天是有大雨,我来到了促进会办公室,已经布置好筷子精品的展览,然这场大雨影响了参观者,但我拓片时,是我充满着对筷子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