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级晋级成功了,可能无一漏网,全线开花。本来中级的竞争就不大,淘汰率不高,只要出线就可以,基本没有限制,主要是名额较少。
群里纷纷祝贺,老管也表现非常积极,还发了一个大红包,据说很大,或者个数很多。我可能没资格加入这个狂欢,更没资格把领人家的祝贺红包。前天下午西法开车回家,那天想给拍个亲子阅读,说孩子没来,可能回家叫去了。上午第二场和李老师一起监考,他打电话来让李静接电话,中午看班可能也不来了。昨天晚上也没见影,如果看到他,就说不要在群里发红包了,发个红包给穷人吧,可怜一下没有晋上副高的。
昨晚会昌上晚自习,第一节有,第二节没有却不给我上,想用早自习换,我说那是一样,就没有换。他也不会主动和我换,不想为别人做好事,只有自己才行。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屋上霜啊!
人家的狂欢注定是在已经有点痊愈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会昌又在生活群里发:只有自杀才能摆脱人世间的苦难。不用重写,只要把以前的复制就行。别人也不会可怜,再说经常说狼来了,人家也不害怕了,管你死活呢。昨晚他上课又出来放松,说我在办公室不能抽烟,我说我特别怕烟。接着吃保洁老郝的瓜子,也给了我的一大把,给她打了一张和她女儿的共读照片,她很满意,拿回家他对象说要给我钱,于是她让我了,我说不要,给钱就不给打了。
会昌省下了好几根烟,老梁家宝说把抽烟的钱省下来买瓜子吃多好,他说他的烟能戒掉,有时一个月才抽一盒,他是过日子,所以没有瘾。学生说张不讲,让他们自学成才,可讲又能怎样?简直讲不下去,捣乱的太多,说话声能把你的讲课声压倒,我是看见不学习不听讲的就生气,管纪律大于管学习,工作环境太恶劣,无怪于有的青年直接辞职了!
可九年级的那两个不好的班的学生有提意见的,有的是不会提的,讲不讲无关紧要,可有的想学习的或表面想学习的就和好班攀比,说为什么不给我们讲课?这事大了!我想谁学就教谁,只能这样,不学的不管,可由不得你不管,他要表现,他不学习就捣乱。想学习的越来越少,因为风气太不正,正不压邪。
世道变了!不变的是,笑贫不笑娼,成者王侯败为寇,有钱就是草头王。天道不会可怜穷人,可怜又有什么用?你的命在那里!不信请看杯中酒,杯杯全敬有钱人和有权有势之人,还有的一天不要饭了就打要饭的,世上还是势利小人多,正人君子太少!
大领导也喜欢看“三言”,里面尽是些世态炎凉,世俗之人难逃其理,应该说趋炎附势是人的天性,哪有不明哲保身的呢?哪有不趋利避害的呢?利益使然。
还是喜欢“三言”上的“幸灾乐祸千人有,替力分忧半个无”,自己的罪自己受,别人可怜又有什么用呢?又替不了你,只能这样!
昨晚终于把两个差事交了,一个是仕君英的,报了一个书香家庭一个亲子阅读基地,都是我的,不一定能入眼,特别是关系户太多,或者不大相信有那么多书,应该是除了些老学究就数着了,上王君安家一大书柜全是书法的书,一大套一大套的,价格肯定不菲,但他是双职工,还有写字的钱源。
老刘的只是改了改那个基地,希望也不大,案例应该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发在下面吧:
学校将学生阅览室作为校园文学社的活动基地,以山风文学社的名义成立山风书社,将辅导老师的2000余册个人藏书免费供社员和全校师生借阅,又从校图书室借阅部分优秀图书,并号召全校师生将自己的个人藏书放到山风书社,共享阅读。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读到更好的书,也让个人藏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单位的帮助下,将原来的学生阅览室开辟为山风文学社下属的山风书社,个人的两千多本书籍与全校师生免费共享,并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新增部分军事、科技的书籍,如有他们的想看的书,马上更新配齐。
与学校图书室合作,从图书室批量借阅部分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以及需要阅读的名著,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并定期举行读书讲座,指导他们怎样选书、怎样读书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等等,让他们爱读书、会读书。
一是充分利用了单位的场馆和优质资源,不让好的图书闲置浪费。
二是发挥了个人藏书的作用,通过共享让更多的孩子读到更好的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爱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是复本率低,一般同种藏书只有一本,最多不超过3本。这样使图书的种类几乎与藏书量相同,让孩子看到更多的世界和认知,向他们敞开多彩图书的广阔天地。
四是针对性强,主要向他们推荐时代感强、经典的名著,让他们知道哪些书是好书,值得阅读。还根据他们的需求及时增添军事、科技的书籍,满足他们的未知欲望。
五是开放时间灵活,可以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孩子和社会开放,只要有需求就可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与他们一同共享书香,一起徜徉书海。
六是单位支持,提供一切便利。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遇到一个喜欢读书的领导,是书社能够成立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