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2)
(2022-09-24 17:02:23)| 分类: 语文教学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4分)
深巷里的老墙
在婺源农村小住几天。一出门,迎面就是一指墙,一走路,人就夹行在两墙中间每天出出进进,这墙就是一页读不完的书。
当地传统的砌墙方法是薄砖立砌、横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这样既节省材料又可保温,而且土在墙中,寓田于墙。新墙在刚落成之时洁白如纸,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白墙黛瓦的微式格调。当初,一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断没有想到他却为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
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带驻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
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
甚至推倒半堵墙。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温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蚰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墙,上面爬满
了积年生的薛荔果,果可生吃亦可做成凉粉。这是一面既能看又能吃的墙。我任选了-
-面墙,借手机上的识花软件,一个一个地认识这些从未谋面的花草。单听这些名字,就让你心里暖暖的。那紫云英,本是水田里的绿肥作物,这时也飞上墙头,从叶间探出紫色的小花,回望它走来的田野有名“窃衣"的,是隐身高手,它开着白色的小花,籽带蛾毛,总能6偷偷粘在衣服上跟你回家,落户墙角有一种野草莓,酸酸甜甜,名“蓬虆(léi)
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耐心,任选一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 像是在美术馆里看画展。不,比画展更好看。这是一面面实实在在的生态墙、文化墙。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有这样一堵老墙,原来曾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居,已三面坍塌,唯留下一个楼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直角往南的一面墙还比较完整,袒露着砖块横竖相砌的纹路和白色的灰缝。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一条棱线,清晰地露出墙的筋骨结构。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犬牙交错的砖块间露出当年填充的红土。唯有那个高高的楼角还十分完整,在蓝天的背景下划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图形。楼角上方白云来去,一只孤雁在天际盘旋,风在轻轻地打着口哨。这时晚霞烧红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
我一时惊呆了,如果要给眼前的这幅画起个名字,就叫岁月。
我知道这个村子是有来头的,历史上曾出了二十七位进士。你看脚下的石板路与河边的洗衣石,路上一低头就是一块废弃 的古碑,村口一棵宋代的老樟树七八个人才能合抱。岳飞曾在这一带驻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
在走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绕来绕去多走了几条巷子。为的是再多读几段老墙。有一座土墙矮房,早已被主人遗弃,劣筑的红土墙面上夹杂着石块草根。而一坡青瓦斜披而下,瓦上长满嫩绿的厚厚的苔藓。苔薄这东西很有意思,不管是老砖、旧瓦、朽木、断墙,都一律公平地给穿上鲜亮的绿装。现在这绿苔青瓦的屋檐压得很低,直遮住了老土墙的额头。而墙脚正绽放着一束灿烂的。回我想,自从人类走出山洞发明了垒墙盖房,墙就与人长相厮守,从此墙上就烙下了人的体温、音容和身影。可借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已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墙篱笆。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谁解这老墙里的密码谁又能读得懂这幅风雨斑斑却又四季变换的青绿山水画。(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9月4日第8版,有删改)
16.根据文章两个自然段,简要概括岁月之笔是怎样“作画”的。(3分)
17.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18.作者在第自然段引用岳飞的诗歌《花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9.文章的结尾处写道“我跳望深深的街巷,谁解这老墙里的密码谁又能读得懂这幅风雨斑斑却又四季变换的青绿山水画?”结合全文,说说这两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分析】本文记叙了泥瓦匠砌墙的方法;岁月之笔在老墙上作画的过程;绿色生命在老墙上生长的经历;寻访一堵有着历史沧桑感的老墙;回家的路上,“我”再读老墙等内容。文章表现了老墙上的植物充满生机与活力,表达出作者面对老墙的诸多感慨。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根据“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洇染,白墙上就显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可概括为:白墙为底,细雨刷洗,湿雾洇染。根据“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可概括为:铲去一块皮,刻出一道沟,抽去一块砖,推倒半堵墙。根据“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可概括为:借来种子,乘着风雨,摇落墙头。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此题可任选角度赏析。如从修辞角度着手,“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将各种花草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花草在老墙上顽强生长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也可从句式、表现手法等角度着手,赏析合理即可。
(3)本题考查引用诗歌的作用。引用诗歌通常有增加文章文学色彩的作用。再结合“岳飞曾在这一带驻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等语句可知,引用诗歌写出老墙上绿色生命跨越千年的特点,结构上引发下文作者的诸多感慨。
(4)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此题要结合全文,尤其是上下文的内容分析作答。根据“可惜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已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墙篱笆”可知,作者有对很多人不懂老墙、抛弃老墙甚至破坏老墙的遗憾。根据“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及全文内容可知,作者有能在深巷中阅读、回味老墙的欣慰、庆幸。结合“有这样一堵老墙,原来它曾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居,已三面坍塌,唯留下一个楼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有一座土墙矮房,早已被主人遗弃,夯筑的红土墙面上夹杂着石块草根”等语句可知,作者还有渴望更多人来重视老墙、保护老墙、欣赏老墙的期盼。
答案:
(1)白墙为底,细雨刷洗,湿雾洇染; 铲去一块皮,刻出一道沟,抽去一块砖,推倒半堵墙; 借来种子,乘着风雨,摇落墙头。
(2)示例一: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各种花草齐聚老墙,顽强生长,随风摇曳起舞的情景,抒发了作者漫步深巷、留恋老墙时的愉悦之情。
示例二:这个句子连续使用“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等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示例三:句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看似发问,实则赞叹,抒发了作者对这面“生态墙”“文化墙”由衷的赞美之情,同时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3)引用岳飞的《花桥》一诗,将诗中的“芊芊草色”巧妙地与今日老墙上的绿色生命联系起来,抒发对老墙上绿色生命跨越近千年,繁衍不息而“芊芊”依旧的感慨,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4)这两句话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其中有对很多人不懂老墙、抛弃老墙甚至破坏老墙的遗憾;有还能在深巷中阅读、回味老墙的欣慰、庆幸;有渴望更多人来重视老墙、保护老墙、欣赏老墙的期盼。
【点评】赏析语句的方法:
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抓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