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厚均:《文逊与山水美学的建构(2)

(2022-05-09 11:08:47)
分类: 文艺撷英

再看“行旅类”,该类共收录11人的34首诗。分别是潘岳4首、潘尼1首、陆机5首、陶渊明2首、谢灵运10首、颜延之3首、鲍照1首、谢朓5首、江淹1首、丘迟1首、沈约2首。除潘岳、潘尼和陆机外,其余诸人之作均属于晋末以来“山水方滋”时的产物,多数作品都对山水进行正面书写。潘、陆之作固然主要刻画的是行旅途中之忧虑,景物描写也是出于感物兴情的需要,但他们的忧虑不再是如吉川幸次郎所说的“由于意识到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悲哀”(《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笔下的风景也不再是游仙、招隐等行动中想象的风景,而是个人行走在路上亲身体验的山水,体现了生命的律动。至于谢灵运的行旅诗作,则逐物推迁,怀新寻异,山行水涉,处处皆景。自他以后诸人入选的作品,多数已是典型的山水诗了。由此可见,萧统在编选《文选》时,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山水诗”的概念,但在“游览”“行旅”两大类中已大量选入了山水之作,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声色大开”的时代风潮。

“游览”“行旅”两大类之外,《文选》收录的其他类别诗作中,还有不少可视为山水诗。萧驰认为:“‘山水’之美在为晋宋诗人再发现之后,逐渐渗入了游览、送别、去离、衙署、闲情、行旅、登临、怀古、思亲、游仙和边塞等诸类题材。”(《诗与它的山河》)确实,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对山水之美的描写,已渗透至很多题材,萧统等人在编选时未能尽数纳入“游览”“行旅”类中。如“赠答”类的一些作品实际上是绝佳的行旅诗,也是典型的山水诗,“像谢朓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事实上是‘行旅’之作,诗题《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也是典型的行旅诗,但因为加上‘赠西府同僚’遂被置于赠答类。像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其‘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符号~],积素惑原畴。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写行旅也极阔壮,却还是属于赠答之类。”(王文进《南朝山水与长城想象》)此外,“赠答”类收录的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实际上是有大量山水描写的游览诗;《酬从弟惠连》属于典型的赠答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则是谢灵运的写景名句。又如“杂诗”中的一些诗作有极佳的风景描写,也可视为山水诗,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谢朓《直中书省》《观朝雨》《郡内登望》等均是。“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朔风吹飞雨,萧条江山来。”“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其实,如果将这几首诗置于“游览”类,亦无不可。这固然说明了《文选》在分类时确实存在如章学诚所说的“淆乱芜秽,不可殚诘”(《文史通义·诗教下》)的弊病,但也从侧面印证了萧统等人对山水美学的关注,即使在赠答、杂诗类中也选入了大量描写山水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