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兰雪斋后人
兰雪斋后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26
  • 关注人气:1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2023-07-08 09:13:51)
标签:

365

历史

收藏

文化

分类: 争鸣

一枚九叠篆“皇统通宝”钱的述说(上)

笔者对于金代篆书“皇统钱”颇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其“皇”字作为金石文字非常少见,主要应用于皇家玺印: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一枚九叠篆“皇统通宝”钱的述说(上)

笔者对于金代篆书“皇统钱”颇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其“皇”字作为金石文字非常少见,主要应用于皇家玺印: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这里被称为金源重地,是金代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而对于古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这里出土了大量金代窖藏古钱币,是令他们神往的淘宝之地,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1、拉林河北岸的“五常坑口钱”

在拉林河北岸的黑龙江五常县的冲河镇附近,曾经出土大量的唐、宋、辽、金的古钱币几万斤,不但出土的数量大,出土不同朝代钱币的品种也非常多,可以说辽、金、宋几个朝代的代表性货币,都在这里出土过。如此大量的古钱币在一个地区惊然现世,令人惊诧!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下面是笔者收藏的一部分五常出土的钱币: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五常坑口的窖藏钱币,基本为行用钱,以北宋钱币为主,含有少量的辽金钱币。

四十多年过去,这一地方仍不时有金代窖藏钱币发现,因此认为这里是大型“金代钱库”所在地。

既然这里出土了数以十万斤钱币,在这里究竟了什么珍稀钱币呢?

文章《黑龙江省五常曾经出土过哪些珍贵古钱币?》告诉我们,出来了隶书“皇祐通宝”: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这枚五常出土隶书“皇祐通宝”,结束了没有“皇祐钱”出土的历史,证明了仁宗皇祐一朝,确实铸造过“皇祐钱”。

下面是五常出土的两枚宋代超大型铁钱——“大观通宝”和“大宋通宝”背“当万”: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裴元博先生在介绍这两枚大铁钱中写到,这两枚大铁钱来自大型铁锅罐藏,它们是用来垫锅底的,上面堆积了逾千斤约六十万枚辽金宋代钱币。用铁锅作为存藏钱币的容器,是金代窖藏的一个特点。

      2、拉林河南岸,珍稀钱币叠出

在与五常县隔拉林河河相望的吉林省榆树市延河乡,出土了一批罐藏钱币,为不识何种文字的“异文钱币”钱375枚。这些异文钱币,经过专家辨认,绝大部分为西夏文钱币,这些钱币轮廓规整,制作精美。文字深峻,如刀切斧剁。地章平整,锈色虽薄。但根深入骨。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这些没有经历过流通,即被埋入土中,所以几百年过去,该钱币仍棱角分明,笔划无丝毫粘滞之处。整个钱透着一股浑厚庄重的神采。

这些西夏文钱币,除去已经破解钱币,如“福圣宝钱”、“贞观宝钱”、“大安宝钱”外,还有一些已经破解的西夏文年号,而未见其年号钱,如“雍宁宝钱”,但是更多是至今未能破解的西夏文钱币。

这些西夏文钱币,为西夏文研究,西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实物根据,这些钱币的研究,将是“以钱证史”的最好例证。

在拉林河北岸的五常县,发现了可以称为巨型的“大宋通宝”背“当万”大铁钱。而隔岸相对的吉林省榆树县,出土了直径差不多的巨型铜钱“大宋镇库”背“直万”钱: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一南一北,两枚巨型宋代大钱“大宋通宝”和“大宋镇库”相互呼应,似乎为金源重地的金代钱币窖藏在述说点什么……?

二、“皇祐年号钱”的新发现

1、九叠篆“皇祐通宝”

在“隆州”南部与“信州”交界处,今天的吉林农安南部,曾经出土了一批水坑窖藏钱币,上面文章中提到的超大型篆书“皇统重宝”就出自这个窖藏,这个窖藏还出土了一枚篆书“皇祐通宝”钱: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这枚钱币和信州出土折五“皇宋通宝”九叠篆堪称“双璧”: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唐代诗人骆宾王有诗云:“江涛让双璧, 渭水掷三钱。,用双璧形容这一对宋仁宗的九叠篆大钱是非常恰当的。

此钱为青铜质,直径39.15、郭厚3.65、穿宽8.0毫米,重量为26.52克,此钱磨损痕迹很重,出土时候,上面有一层类似黑漆古似地的包浆,包浆下、磨损严重的地方漏出黄色,可能为鎏金钱币。

这枚“皇祐通宝”九叠篆钱币的出现,是通过类考古的方法,证明在宋仁宗时期,确系铸造过“皇祐年号钱”,这说明,在东北的出土的窖藏钱币,总有你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就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九叠篆“皇佑通宝”钱的发现,颠覆了宋钱只有一种九叠篆钱币的定论,使我们期待着更多北宋九叠篆年号钱的发现。

2、奇异的“皇祐当十”钱

2013年左右,在拉林河流域的隆州,曾经出土了一批北宋记值钱: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这批钱币大约四十余种,基本形制为“年号+直十(百)”,或“年号+当十(百)”,这种形制的北宋记值钱,是这一种新发现的北宋记值钱的形制,这种形制的钱币在陕西发现一例,是铁钱: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而这批钱币也有“庆历钱”: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分别为“庆历当伍”和“庆历当十”,分别为“当五钱”和“当十钱”,其数据与北宋方形的当五钱与當拾钱相似。

在宋钱中,仁宗的庆历钱,只有“庆历重宝”一种,分为直读和旋读两个版式,且旋读钱有铁钱。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两种不同形制的“庆历当伍”与“庆历当十”是否与存在两种形制的“庆历重宝”钱有关,目前只是一种猜想,尚未有明确记载发现。

这批出土的北宋记值钱,显然是出谱钱,创见品,这些钱币是真品,还是后世铸造,有待与进一步验证,但是,这批北宋记值钱尚未发现使用电脑字库的文字。

在这批北宋记值钱,发现有一些“皇祐钱”,如“皇祐直十”、“皇祐直百”、隶书“皇佑元宝”小平大样等。

下面为“皇祐当十”钱: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此钱直径超过40毫米,郭厚近3毫米,重量约22克。

下面为隶书“皇祐元宝”钱:

189@365金代篆书钱之研究(系列文章六)

此钱直径24.7、郭厚2.1毫米,形大而且厚重,重量达到7.23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