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4@365大齐通宝的故事(一)

(2023-04-24 06:18:39)
标签:

365

历史

收藏

杂谈

分类: 争鸣

    笔者在互联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用“传奇”也难以比附的四眼大齐》,讲的是“四眼大齐”的故事,文章中写到,“每一枚极品古钱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在钱币收藏圈子里,最不缺乏就是故事,因为收藏古钱币讲求的是,藏品的流传有序,而这种“流传有序”,通常是有一出“口耳相传的故事”,使这些珍稀钱币走向大众!

   按着文章《用“传奇”也难以比附的四眼大齐》的说法,在中国古钱币收藏史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当属“四眼大齐”,这枚大齐通宝小平钱。

但是,如同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本来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在钱币圈中,关于古钱币上的种种传说,哪怕多么离奇,其实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全凭人们的述说,古钱币的真实性,既究竟是“是”,还是“不是”,是靠故事性的叙说,还是靠依据带有考古性的严谨考证!是任何一个收藏爱好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既“去伪存真”的大问题。

其实所谓“四眼大齐”,其来源,目前所知,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偶然发现女童踢的鸡毛毽所带铜钱为“大齐通宝”,另一种是钱贩子出卖的一串铜钱中有一枚女儿所玩鸡毛毽上的铜钱,由于鸡毛毽子制作过程需要将铜钱的边缘砸出四个小孔,因此,就有了“四眼大齐”的说法。演绎出 “四眼大齐”的故事。

在今天,在钱币圈子中,仍然“演臆”出“四眼大齐”新的故事。

下面是形形色色、不同坑口的“四眼大齐”小平钱:

114@365大齐通宝的故事(一)

 令人不解的是,当年究竟有多少“大齐通宝”小平钱用来做“毽子”,而是穿孔如同机械化,整齐一致,……?

   现在,“四眼大齐”又衍生出只有更大,没有最大的,不同尺寸的“阴刻纹”大花钱:

114@365大齐通宝的故事(一)

将“四眼大齐”的“四孔”,进化为背面的“四空心星纹”,而且成为封建王朝祭祀类的重器。

在人们在研究大齐通宝时候,经常提出一个疑问,怎么所见的都是大齐通宝的残品,“破大齐”和“四眼大齐”,究竟有没有完整的大齐通宝存在。

而如今,在网络上古钱币交易平台上,“破大齐”和“四眼大齐”还衍生出了后代——新生代的“破大齐”和“四眼大齐”:

114@365大齐通宝的故事(一)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文章《大齐通宝的故事》是一组随笔杂谈形式的文章,它将介绍人们收藏“大齐通宝”的奇闻异事,不是“故事”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