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标签:
365历史收藏文化 |
分类: 争鸣 |
李卫先生在《辽金钱币》一书中谈到辽代“天显钱”的时候,指出“天显通宝是辽钱中传说最多、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一种钱币。”, 有人用“纷纭”来形容“传说”之多。并且感叹道“海内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
“辽钱字体隶楷相参的特征表现十分,这是明显, 应当承认这是属于北方民族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也属于大辽时代的社会产物。”
上图勾画了了从篆书“显”到楷书“显”的演化过程,其中关键是篆书变隶书的“隶化过程”:(下面的文字来自《隶变》一书)
“天显通宝”小平钱中的“顯”字和“寳”多少带有篆书体的写法,行笔圆润,而非楷书体的“循规蹈矩”的标准写法,而有着胡书钱的特点,下面是裴元博先生在文章《辽契丹胡书“天显通宝”光背大钱解谜记》中介绍的胡书“天显通宝”钱:
这种类似胡书的圆润,略带篆书体韵味的写法,应该是辽代早期钱币的写法。
而胡书“天显通宝”钱中的胡书“显”字,实际是“”的胡书化,辽代偏好这种“顯”的写法。
而“顯”字的“”有了进一步的简化。
在辽代天显钱中存在有超大型,直径在94毫米左右的“天显通宝”钱:
因为钱体硕大,钱文写的比较大,可以尽显辽代中“顯”的风采,也可以看出早期辽钱的“辽风辽韵”的特点:
这三种写法分别为“衡方碑”、“王羲之”、“虞世南”的写法,“顯”字下面的“点”变为了三点,而两个“幺”字,有了行书的处理方法:
下面是辽代大型钱币中的“顯”字的类似写法:
一个类似胡书,多少有点篆书韵味的“顯”字,成为辽代天显钱的标配,也可能是一个“试金石”!
下面这枚折三“天显元宝”钱,是笔者近二十年前,在报国寺一个东北德惠商贩手中收集的,至今尚未发现有类似钱币的介绍:
这枚钱币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显”字为另一种写法“顕”,其左端从“显”(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不妨将这种“显”字称为“业显”)。而从“显”的发展历程来看:
似乎找不到这种“显”字写法的起源。但是文字出现和发展,是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服务,在民间,有一种重要文字形式“俗字”在发展,而这种“顕”的出现就是俗字发展的结果,下面是《宋元俗字谱》中的“显”字写法:
在“俗字谱”中,不但有“顕”出现,而且有类似今天简化字的“显”字出现。
裴先生在类似文章中还介绍过一枚金质“天显通宝”小平钱,在网络上还有一批炒的火热的,所谓“辽代直读年号钱”中,也有一枚直读“天显元宝”钱,也是“顕”这种写法,下面将这些“天显元宝”一起加以比较:
我们发现裴先生介绍“天显元宝”钱,其书体,辽风辽韵的气息非常浓郁,而“显”字的写法也不是“顕”,应该是“顯”,也是辽代早期铸造的“显”字写法。
笔者认为这种“顕”字写法的“天显钱”:
可能不是天显年官铸,是否为辽代后世皇帝补铸,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特别需要有明确出处的类似钱币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