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兰雪斋后人
兰雪斋后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99
  • 关注人气:1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2023-04-04 18:13:00)
标签:

365

历史

收藏

文化

分类: 争鸣

李卫先生在《辽金钱币》一书中谈到辽代“天显钱”的时候,指出“天显通宝是辽钱中传说最多、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一种钱币。”, 有人用“纷纭”来形容“传说”之多。并且感叹道“海内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

   “天显通宝”是著名的“辽代珍泉”,作为辽钱的典型,它的钱文具有辽代钱币,特别是辽代早期钱币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杨鲁安先生总结为:

“辽钱字体隶楷相参的特征表现十分,这是明显, 应当承认这是属于北方民族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也属于大辽时代的社会产物。”

       大辽王朝,雄踞北疆,吸收中原汉族文化,创立本民族文化!特别是辽代汉字书写系统,它在当时北方通行的汉字书体的基础上,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质朴”、“淳厚”、“雄强”、“泼辣”、“豪放”、“峻拔”的风骨神采。

     当时北方地区使用的汉字已和中原汉字在读音、字形方面有很大差别。北方少数民族在长期使用汉字记录民族语言过程中,通过加减变异汉字部首、偏旁、结构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北方民族特点的变形汉字,《旧五代史》称其为胡书

   二者的结合,决定了辽钱的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粗犷、雄浑、大气、不拘一格的风格。

   下面我们从“天显通宝”小平钱的具体写法入手: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天显通宝”小平钱的“显”字,在古代有二种基本写法,一种为“顕”,左端为“显”;一种为“顯”,左端为“”,后一种写法一般认为是一种异体字的写法。实际是一种带有篆书韵味的古法: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上图勾画了了从篆书“显”到楷书“显”的演化过程,其中关键是篆书变隶书的“隶化过程”:(下面的文字来自《隶变》一书)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下面是“简帛”中的“顯”字,篆书体的圆润写法非常明显: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天显通宝”小平钱中的“顯”字和“寳”多少带有篆书体的写法,行笔圆润,而非楷书体的“循规蹈矩”的标准写法,而有着胡书钱的特点,下面是裴元博先生在文章《辽契丹胡书“天显通宝”光背大钱解谜记》中介绍的胡书“天显通宝”钱: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下面是裴元博先生收藏的胡书钱“大泉五千”和北京郊区辽金墓葬出土类似钱币的比较图: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这种类似胡书的圆润,略带篆书体韵味的写法,应该是辽代早期钱币的写法。

而胡书“天显通宝”钱中的胡书“显”字,实际是“”的胡书化,辽代偏好这种“顯”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折三“天显通宝”钱中更加明显,下面是这种钱币: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而“顯”字的“”有了进一步的简化。

在辽代天显钱中存在有超大型,直径在94毫米左右的“天显通宝”钱: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因为钱体硕大,钱文写的比较大,可以尽显辽代中“顯”的风采,也可以看出早期辽钱的“辽风辽韵”的特点: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其中“顯”字的“”部中的“丝”字部分发生很大变化,下面是常见古代名家的隶书、楷书“丝”字的写法: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这三种写法分别为“衡方碑”、“王羲之”、“虞世南”的写法,“顯”字下面的“点”变为了三点,而两个“幺”字,有了行书的处理方法: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下面是辽代大型钱币中的“顯”字的类似写法: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上面的钱币,第一枚为五叶钱树“天显通宝”背“春”,第二枚为“古泉集萃”收录的光背钱,第三枚为《辽金花钱》一书收录的鎏金钱。

一个类似胡书,多少有点篆书韵味的“顯”字,成为辽代天显钱的标配,也可能是一个“试金石”!

下面这枚折三“天显元宝”钱,是笔者近二十年前,在报国寺一个东北德惠商贩手中收集的,至今尚未发现有类似钱币的介绍: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这枚钱币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显”字为另一种写法“顕”,其左端从“显”(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不妨将这种“显”字称为“业显”)。而从“显”的发展历程来看: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似乎找不到这种“显”字写法的起源。但是文字出现和发展,是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服务,在民间,有一种重要文字形式“俗字”在发展,而这种“顕”的出现就是俗字发展的结果,下面是《宋元俗字谱》中的“显”字写法: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在“俗字谱”中,不但有“顕”出现,而且有类似今天简化字的“显”字出现。

   笔者认为,类似“天显通宝”小平钱的“顯”字是一种官方的写法,而“顕”或“显”的写法是一种民间通俗写法。

   现在的问题,是具有“顕”写法的“天显钱”是否为官铸。

  裴元博先生的文章《辽代各朝银钱树》中介绍了一些辽代长春州(今天吉林松原市塔虎城)发现的辽代小平银钱树,其中就有一株“天显元宝”钱树: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裴先生在类似文章中还介绍过一枚金质“天显通宝”小平钱,在网络上还有一批炒的火热的,所谓“辽代直读年号钱”中,也有一枚直读“天显元宝”钱,也是“顕”这种写法,下面将这些“天显元宝”一起加以比较: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我们发现裴先生介绍“天显元宝”钱,其书体,辽风辽韵的气息非常浓郁,而“显”字的写法也不是“顕”,应该是“顯”,也是辽代早期铸造的“显”字写法。

笔者认为这种“顕”字写法的“天显钱”:

94@365“辽风辽韵”看“天顯”(辽代“天顯钱”漫话)

可能不是天显年官铸,是否为辽代后世皇帝补铸,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特别需要有明确出处的类似钱币的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