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中的问题分析及指导
(2024-12-26 16:38:36)
标签:
教学随笔 |
作文选材中的问题分析及指导
摘要: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关键词:新颖
引 言:在这篇论文中,笔者要做的是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产生的困惑拿来与读者进行解剖与分析,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拿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和更多的一线教师共同学习,探讨,带领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题材新颖并能很好凸显中心主题,往往是成功作文的标志。但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许多同学会为作文选材而犯愁,他们大多觉得自己的生活枯燥,没什么可写的,因此,作文要么题材陈旧,缺乏新意;要么胡编乱造,拾人牙慧,写作从而也成了造假的过程。
其实,选材必须围绕中心开展,努力实现材料充实、真实、独特、新颖的目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做法可以借鉴:
一、选材新颖一一标新立异,人所未言
选择新鲜的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比较小,接触的人少。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将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也会让它放出异彩。例如,在一堂作文课上,老师给出了一道命题作文《我身边的幸福》,有不少同学还是选择了体现友谊亲情这个主题去写,但所写的素材毫无新意,例如父母在我生病的时候悉心地照顾我,同学们在我比赛的时候给我加油,老师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鼓励……这些材料虽然也紧扣了中心,但读来让人觉得心生乏味。
其实从家到学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神,每天从这段路上走过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那都是幸福的所在。学校门口簇拥着接孩子的家长,男孩乖乖地坐在爸爸的后车架上,两手搂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爸爸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仍不忘提醒着“小心点儿”。放学铃声串串地滑溜着,不一会儿,流出了学生自行车队。学生们三五成群,倾身靠头地凑热闹,一起聊着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寒风中,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卖红薯.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正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舍不拢。马路边的小店里,一对卖烧饼的年轻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一对下岗工人,女老板也曾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他们并没有对生活抱怨,悦耳的黄梅调时常从店里传出,他们用双手为生活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没有醇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这就是幸福!
可见,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透过这些别具一格的选材便可以让文章主题大放异彩。
二、选材细致一一小中见大 兼顾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她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生动地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有独特效果。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例如,在一次作文中,小作者写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爱怜地看着我。”“爱怜”这个词用得过于简单,感染力不强,如果想要体现妈妈的关怀,不妨给这个眼神一个特写。学生修改作文后将这个片段变成“妈妈就这样看着我,我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轻抚,她在回忆那过去的岁月吗?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知道那是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当然方法很多,但我觉得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
三、选材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杜甫说:“千古文章唯称意,再无余事可参量。”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都是说“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就会有独特的亮点。作文的选材要有好的立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体验对作文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立意,然后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切入,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就不同。例如,在一次月考中出现了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这是最美的风景》,我找出班上的三篇作文进行了一个比较。第一位同学写的是暑假去黄山游玩,欣赏了黄山的奇石怪松,他认为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风景。第二位同学写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在历经国破家亡的深重打击后,依然坚强面对人生,她的婉约之词是最美的风景。还有一位同学写到自己的外婆,在自己离开老家去城里学习的时候,连夜为孙女在灯下赶做着一双鞋垫,灯光下,外婆临行密密缝的姿态是最美的风景。显然,第一则材料的立意不高,仅仅局限于“风景”一词的本意,而后两篇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能激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可见,选择立意好的材料对写好作文多么重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离不开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指导他们掌握选材的正确方法,点燃他们对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