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较,思考改进——赴马鞍山薛镇初中听课学习有感

标签:
教学随笔 |
观察比较,思考改进
——赴马鞍山薛镇初中听课学习有感
季正宏
这次我们在马鞍山薛镇初中听了三节课,一节常规课,两节翻转课,还参加了该校《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结题仪式。
在听课时,我有幸与马鞍山市语文教研员陶年生老师坐在一起,正好有机会向他请教,陶年生老师是我们安徽省最早开始研究翻转课堂的先行者之一。我们首先听了一节应用了电子书包形式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节课上教师多次让学生通过平板上传课堂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有课前反馈,校正错题;有上传学生的拼音练习;有上传句子内节奏划分;还有上传画出文章中心论点的截图。教师根据上传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课。第二节课是常规课《狼》,教师的教学功底很扎实,课上得也较生动,教学内容也有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再加上读出情境,读出语气,以读贯穿学习活动。陶老师提示我注意观察学生,第一节课上学生个个都在聚精会神地在电子书包上忙碌着——阅读材料、完成任务、上传结果、抢答机会、上台展示、比较对错,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每个学生的学情都被关注,哪个学生还未上传,哪个学生做错了几道题,哪些题错的比例最高,教师通过平板掌握得一清二楚,谁敢偷懒?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肯定是呆不住的。第二节课可就不同了,陶老师提示我观察坐在右边的小男孩开始走神了,有几个学生也一样,他们只是在旁观,好像学习任务和自己无关,因为只需依靠几个学生回答来反馈学情,而他们不用上传任务完成情况,教师也不了解他们的学情,所以他们可以开小差。两节课,一节翻转课堂、一节常规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差异一目了然,学习效果自然也是差距很大。
在课题结题仪式上,我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报告,佩服他们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开发出初中学科系列微课资源库,开发出初中学科典型课例集,形成了适合农村初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了解了他们走过的探索之路,从“校内翻转”到电子书包的引入,从自己探索到上海尚学互动平台的搭建,感受了他们针对文理科应用翻转课堂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归来,我有所感触,我校的翻转课堂省级课题研究刚开始,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但一定要结合实际加入自己的元素,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我觉得那节语文课的语文味有所缺失,少了朗读,少了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的陈述,少了直接的语言交流,大家都在忙于上传、练习。如何将翻转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走样,如何将信息技术辅助于教学,如何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薛镇初中“翻转课堂”学习纪行
叶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