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故事
(2023-09-05 11:50:52)
标签:
教育叙事 |
秋天的故事
安徽省宿松中学 戴凤刚
黄澄澄的稻子垂着沉甸甸的穗头,给无边的田野染上了寸寸金黄,秋天,像半透明的油纸一点点铺展开来。
“老师好!”一辆车从我面前呼啸而过,又转了回来,车上下来一个青年,笑着对我说。
我很诧异,心里在拼命地想,这是哪个学生。
“你是?”
“我是邓献啊!老师不记得我了?”
“哦,邓献。”看着眼前的这个壮实的青年,我的思绪又回到了2011年的秋天。
他叫邓献,我与他的故事从那个时候开始。
他是插班生,175的高个,体型魁梧,看起来阳光帅气。当听说要插到我班时,有老师就告诫我,这可是个刺儿头,高一时在另外一所学校打了八次群架,据说是被开除的。看着同事的眼神,我眉头紧锁,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当他的爷爷、爸爸把他带到我面前时,我同他打了个招呼,但是令我惊异的是,他回复给我的是一个冰冷的眼神。我很诧异,仔细看了看他。我跟他说了一些班级的规定,他依然冷冷的,也没有回答我,只是嗯了一声。这时候,他的爸爸生气了,拎起他的耳朵说他“不懂事”。我看到他扭着头,眼里含着泪花,但是表情却十分的倔强,然后猛的一转身就跑开了。
我知道,孩子的每一种行为的背后,肯定有着某种原因。我们不能随便下结论,说一个孩子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一个坏孩子。他的爸爸一脸歉疚地告诉我,这孩子以前成绩挺好的,就是进高中后,受到一些社会上的人的影响,沾了很多的恶习,希望老师能帮忙管管。
他爷爷同我讲到,其实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以表扬他为主。我告诉他爷爷,要多夸奖具体的行为,否则孩子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宝贝真聪明啊!”“真棒啊!”当孩子遇到失败时,就归咎于自己的天赋或者能力,陷入挫败感。表扬越多,失败的落差越大。
过多的赞美,让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当自我认知还没有清晰、足够时,一次失败就会让他深深地怀疑自己的能力。
我尝试着和他交流,但他总是冷冰冰地,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他板着脸,冷冷地对我说:“老师,你找我干什么?”瞬间,冰冻了我那提前预设好的、已到嘴边的话。
我知道:对学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需要等待一个时机。
我想:能融化坚冰的一定是爱!
一天后,半夜一点,校长办公室。一群孩子在那里站着。
他站在角落里,一副颓丧的样子!那一刻,我无比怜悯。
同校长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没有说话,默默的给他倒了一杯水。
他脸色乌青,用冻得发抖的手接过,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暖。
突然,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说:“老师,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打人。”
他和我讲了晚上发生的事情,是隔壁两个班的同学去打架,他和一方比较熟,看到了,就去劝他们不要打架,但是最后双方都说他参与了打架。
听着他的哭诉,我感觉到一丝难过,告诉他:“老师相信你”
“当然,其实老师看得出来,你是诚实的孩子。”
我告诉他,心理学上有个“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因为你以前的错误行为,让大家对你有了不好的印象,所以你一定要去积极改变,改变大家对你的不好看法。
那天,他同我谈了很多。
他的父亲和母亲关系不好,在他中考结束后,两人离婚了,他很难过,于是叛逆、逃课、不学习。
心理学上讲,在离异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性格方便会存在缺陷,有的变得偏激,有的自闭,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白天,我召集班干开了个会,决定举办一个欢迎班会,欢迎他加入我们,开始幸福之旅。那一天,他很吃惊,然后朝着我笑了。也许,让他回到班级群体,感受团队的温暖,更能帮助他。
心理学上有一个霍桑效应,指的是当我被关注时,我的表现更加优异。每个孩子都有被关注的需求,所以在生活中、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关注,时刻提醒他,他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
新学期第一次英语考试,他考了28分,英语老师向我抱怨“太差了,拉了班级平均分1.5分,这样的‘害群之马’当初就不该让他进班!”我安慰了英语老师,向她保证一定多多督促,快速提高成绩。
我想起了我的英语老师,当初就是他告诉了我英语学习的方法,我的英语有了快速提高。
晚自习,操场边。
“老师有个英语提分技巧,想不想学?”
“想啊,只有傻子才不想!”
“不许说脏话!想的话,写个保证给我,坚决服从老师指挥,将英语成绩提高到100分。”
“好的”他像兔子一样跑开了。
晚自习下课,办公室。
“什么?背整本书,这不是要命啊!“
“说过的,就不能反悔。“我拿出一本新书递到他手上。
从第二天起,每天早读都能看到一个孩子在办公室摇头晃脑地背着《新概念英语2》,整整九十六天,背完了!
慢慢地,他的英语成绩好了起来!英语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其实,后进生并不是差生,他们只是习惯差一点,缺少一点自律,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严加约束,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好习惯,这样就能帮助他们形成更多的好习惯。
他慢慢地好起来了,虽然成绩还不是太好,偶尔也会有偷懒的时候,但是他脸上的笑容多了很多。
最终,2013高考,他考上了大学。
“老师,我现在也是一名老师了。“
一声清脆的话语把我从时光的思绪中拉了出来。“好啊,祝贺你,你真不错!“我说, “学生还好管不,有没有调皮的?“
“有几个,正在让他们背《新概念英语2》.“他狡黠地说。
短暂的宁静后,我们相视一笑。
我想,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更重要的是要有“爱”,爱是对学生差异与独特的尊重和善意,爱是对所有美好与缺憾的接纳和包容,爱能创造一切。所谓的教育只不过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远处,一台收割机正在金黄的田野里穿梭忙碌,突突,突突,伴随着阵阵马达声,一片片沉甸甸的稻穗被收获。风吹过,一丝丝稻香,微甜,在心头荡漾。
秋天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