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之科学利用数字资源

(2022-04-11 07:44:23)
标签:

课堂实录

智慧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之科学利用数字资源

唐礼平

 

一、前言

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智能信息技术可以在支持教与学方面发挥多方面的优势,其中最为突出的应用是提供教学信息媒体与资源,因此,信息媒体与资源设计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和各种新媒体,进行各类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数字教育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师可根据不同媒体呈现形式利用搜索引擎、专题网站、区域资源网站、社交网络和专业图书馆等相应的途径获取所需资源,如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多媒体材料,利用全景网、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TED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

二、案例

利用数字资源  辅导写作教学

----《抓住细节》教学案例分析

古人云“文无定法”,作文确定没有统一的套路和固定的模式。同时信息技术和多种数字资源却给了广大教师施展的舞台。但是,对一个七年级学生来说,过于强调 “自主”,强调“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忽视必要的写法指导,这是极不可取的。特别是对目前因新冠疫情而不能返回校园上课的学生们来说,如果缺乏适当的写作方法的引导,布置写作任务时,孩子们极有可能犹如天马行空,毫无章法,不知所云。

   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网络,甄选时下优质资源,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写出称心佳作。

  当下,七年级学生作文写人物的写作现状是:要素齐全,人物简单;事件明确,叙事干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写作时只想把事件、人物或景物用自己的陈述性语言呈现出来,而对事件、人物或事物有关的细节缺乏细腻的刻画和描写,笔者认为,要把人物写得立体、鲜活生动,细节描写必不可少。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怎样指导学生写出生动形象的人物呢,笔者多角度使用数据资源作了以下尝试。

  (一)甄别、利用流行APP动画视频资源。

(以下课例均为网络直播课)

师:老师播放一段视频,大家看了之后一定觉得非常熟悉,不信你看。

 

 

 

 

 

 

 

 

智慧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之科学利用数字资源 

 


视频地点:某一户人家的书房

人物:学生和父亲

人物活动:学生背朝观众,面前摆着一台电脑,学生本人身穿睡衣,斜靠在座椅上,一手在拿着零食,一手转动着手中的笔,同时浑身在随着右脚的抖动而晃动。

父亲:面向镜头,站在学生旁边,双手用力抱臂,脸上神情气愤,并时不时无奈摇头。

旁边字幕:6点起来打卡,开始上网课,一天内,吃了四顿饭,上了五次厕所,喝了六次水,到阳台透了七口气,零食吃得没停过,不停告诉自己:亲生的,亲生的,否则我怕自己会英年48

师: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是不是你自己?请描述你看到的视频中人物的细节。

(学生在交流区纷纷回答)

1:天,这就是我的日常。

2: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就是这样过的。

3:天天盯着我的是我妈,她站在我身后,骂个没停。

4:家长很无奈,却又无可奈何

5:被爸妈发现玩手机,其实孩子也是惊慌失措的,也很内疚。

……

师:为什么大家的描述如此详尽?这是因为生活就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关注生活,你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写。你的动作,你父母的神情,你家里的氛围,这些都是文章的血肉,它是解决内容空洞无物的杀手锏。

屏显:细节描写之一    真实的生活是细节的源泉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也是细节描写的首要原则,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观察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智慧的开端,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物和生活,就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的认识世界。鲁迅先生说过,初始观察是深度观察的前提,也是写作内容、材料的来源。特殊时期,不能去外面广阔的空间,不能接触外界的人和事,那么,导入恰当的流行APP的资源,引导学生放开五官去感受自己的生活,同样能获得写作的材料,开发和丰富写作的新信息。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要想写好细节,要写出人物真实形象,不从生活出发,没有细致的观察,是很难达到写作要求的。

(二)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

师:这里有两幅图片,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一个淑女和一个幼儿的吃相。(屏显:两张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描写他们的吃相。

(几分钟后,教师与学生连麦,学生语音回答)

智慧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之科学利用数字资源 

 

 

 

 

 

 

 

 

 


1:小孩子的吃相可以说是毫不讲究,类似囫囵吞枣,好像饥饿极了,弄得很狼狈。

2:淑女的吃相则举止文明,优雅得体,看她吃饭仿佛也是一种享受。

师:来看老师的示例(屏显)

淑女: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轻张小口,微启朱唇,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轻轻地用筷子尖小心翼翼地触到口边,慢慢地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幼儿: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好象嗓子是个直筒,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不少颗米粒挂在嘴角上;两片嘴唇上下起合,发出唧唧响声,片刻就风卷残云的吃了个干干净净!

师:能不能将两者的吃相描写互换?

(生在交流区回答)

1:不能,动作不符合人物形象

2:描写对象不同

3:动作与人物形象不匹配

……

师:人物的年龄应该与人物的动作相协调。这两种人物的吃相描写,都用了同一种人物描写方法---动作,可见,传神的动作细节确能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但只有恰当典型的描写才能展现人物精神面貌。

屏显:细节描写之二     典型细节才能体现人物特征

  典型,就是指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记叙类文章讲究“大处着眼,小处落墨”,需要将一个细节放大,然后进行具体的刻画。图片数字资源,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将一个有关所写人物的重要情节的镜头定格,然后将这个镜头放大,并进行细致的处理,或突出其动作,或凸显其表情,或表现其心理活动。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事例鲜活靠的是细节,可以借助修辞,可以通过炼字,可以巧用句式,让语言细腻而传神,让内容具体而真实。只有准确地选择、巧妙地运用,让典型事例为我所用,才能为写出精彩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人物的形象立体而丰满。

(三)利用搜索引擎获取新闻资源

师:新冠肺炎在国内肆虐的时候,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些人当中有冲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最基层的防疫卡点的值班人员,有来回奔波为隔离人员服务的志愿者们,因为网络和通讯的发达,和谐与不和谐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下面这两个画面,同为工作的第一线,大众对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却截然不同,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智慧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之科学利用数字资源
智慧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之科学利用数字资源
 

 

 

 

 

 

 

 

 

 

 

 

 

 

 

 

 

 

 


屏显两则新闻:

一则是《养生堂》记者专访钟南山院士,网友怒批:记者迷之微笑,缺乏素养。

一则是抗疫一线护士在衣服上写“胡歌老婆”爆红网络,新闻标题:防护服上幽默留言,收获对方暖心认证。

(几分钟后师生连麦交流)

1:这个女记者采访钟南山院士的新闻我看了,之所以在车里采访是因为钟院士的工作流程安排非常地紧张,只有去某地的车上这一段时间,可见钟南山的工作多么的忙碌,你看他全程疲备就知道了,可这个女主持人,化着浓妆,一脸笑容,根本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情绪。

2:我觉得当时全国疫情如此严重,防疫形式不容乐观,大家心情都沉重忐忑,而她却笑得如此灿烂,不合时宜。而女护士为照料新冠病人剃发光头,无私奉献,即便她在防护服开了小小的玩笑,人们也会理解她,原谅她。

……

师:是的,人们关注到的这两个细节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两个人的行为在大环境下,得到了不同的评价和影响。

屏显:细节描写之三    情境与细节相融合

新闻资源最具引导性我权威性,具有说服力。细节描写人物时,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这样的描写可以为事件的发生及推进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设置一个适合的铺垫,让情境与人物自然融合。如果注意巧借环境来表现人物与情节,就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反之,就像《养生堂》的那位记者,弄巧成拙。

细节描写是充实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疫情让我们不能面授,但网络给了我们宽阔的“舞台”,有目的,有技巧地利用数据资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作对象的具体情态,然后综合运用联想、比喻、夸张等多种手法把写作对象的整体印象进行分解,并结合恰当的情境,会让读者对人物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三、总结

由于网络数字资源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来源复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用资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适用性,可从资源发布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内容的科学性、契合度、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判断。

我们可以从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和数据资源存储的规范化两个方面管理数字教育资源。通过扫描,拍照、录入等方式将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检索应用。

我们还要有现有数字资源使用习惯,根据一定的规则命名、有序分类存储,数字资源命名时尽可能详细地标注资源属性,如课件资源命名需体现课件的教学范围、试卷资源命名应体现年份或学期、地域或校名、年级或学段、考试类别、教材版本、学科名等。资源分类可根据内容、面向对象、任务等维度进行整理,如教师可以将自身制作的学科数字教育资源与收集到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将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制作和收集的数字教育资源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对本学科数字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脑文件夹、云笔记、网盘等工具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管理,能够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如利用云笔记的标签功能和快捷方式功能能够便捷的查找和获取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