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随笔

(2025-03-04 13:20:3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随笔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天地里,我始终追寻着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路径,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门课程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在不断的探索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充满活力和成效的路径。

   每堂课前,我都会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在准备“规则在身边”一课时,我拍摄了校园里课间有序排队、图书馆安静阅读,以及马路上行人与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视频。课堂上,学生们看到熟悉的场景,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讨论热烈非凡。他们纷纷讲述自己在这些场景中的经历,对规则的理解不再是生硬的条文,而是鲜活的生活准则。

教学“尊重他人”时,我组织了一场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场景,让学生们在情境中体会尊重与被尊重的感受。从他们投入的表演和真挚的分享中,我深知这样的体验已深深触动他们的内心。

在课堂上,我不再仅仅依赖于教材中的文字和案例,而是更多地引入孩子们身边的真实事例。比如,在讲到“诚实守信”这一主题时,我没有直接阐述抽象的概念,而是先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诚信的经历。有的孩子说起了在商店买东西时老板多找了钱,自己主动归还的故事;有的孩子则讲述了自己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向老师撒谎,最后内心感到愧疚的经历。这些来自他们生活的鲜活故事,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也让课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我也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思考。比如,在上下学的路上,观察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在与家人相处时,体会亲情的温暖和责任。通过这些日常的观察和思考,孩子们逐渐养成了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

 家庭与学校的共育活动也让我感触颇深。在“我爱我家”教学期间,我布置了家庭任务,让学生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记录过程。回校后,他们讲述着父母欣慰的笑容、爷爷奶奶感动的泪水,那一刻,爱的教育无声蔓延。

但生活化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生活素材的选取可能过于琐碎,导致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尽如人意。在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并不能阻挡我前行的脚步。有时候,孩子们分享的事例过于琐碎或者偏离了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我及时引导和提炼,让它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此外,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生活实践中,也是我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我将继续在生活的沃土里深耕,精心筛选素材,巧妙设计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生活的镜子与灯塔,照亮学生们成长的道路,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践行美德,成为有担当、有爱心、懂规则的社会小公民。我坚信,只要坚持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新一代。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这门课程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