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2025-03-04 12:58:36)《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2.
3.
二、教学重难点
1.
(1)深刻体会家庭温暖,明确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2)掌握家庭生活中的主要道德规范,并能在日常家庭生活场景中准确运用。
2.
(1)
(2)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视频,内容涵盖家庭成员一起庆祝生日、共同做家务、相互陪伴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观看视频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在自己心中的意义,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主题——“我爱我家”。
(二)家庭温暖我感知(10 分钟)
(三)家庭责任我明确(15 分钟)
创设情境:以小明的家庭为例,小明的奶奶生病住院,爸爸需要工作赚钱支付医疗费用,妈妈要在医院照顾奶奶,而小明面临即将到来的考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分别是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各小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总结与补充,明确在家庭面临困难时,家庭成员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爸爸努力工作保障经济来源,妈妈照顾好奶奶的身体和生活起居,小明则要在照顾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同时,给予家人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
(四)家庭道德我践行(15 分钟)
角色扮演:设置家庭晚餐场景,家庭成员有爷爷、爸爸、妈妈、小明。在晚餐过程中,爸爸不停地玩手机,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小明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妈妈因为工作上的烦心事而情绪低落,对家人态度不好;爷爷则在一旁默默吃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这些家庭矛盾与问题。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再次分组讨论,针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家庭道德规范来解决。例如,爸爸应该放下手机,尊重家人,积极参与家庭交流;小明要懂得珍惜食物,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妈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爷爷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关心和开导家人。每个小组将讨论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展示,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强调家庭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践行方式。
(五)课堂总结(5 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家庭温暖的体现、家庭成员的责任以及家庭道德规范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积极践行所学知识,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家人,遵守家庭道德规范,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做家务、为家人按摩、给家人写一封感谢信等,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