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两日09——梁思成纪念馆

标签:
梁思成林徽因伉俪研究古建开建筑学教育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梁思成永礼一门三院士对祖国对华夏古建大爱 |
分类: 神州揽胜 |
梁思成纪念馆坐落在大同市东城墙带状公园中部,占地1210平方米,是一座半沉于地下的仿古二进院落,显露于地面上的是院内建筑屋顶上的青瓦、龙形吻、脊兽等,院落布局错落有致。
梁思成纪念馆的展览主题为《大师·大同》,共设四个展厅,分别是一代宗师、不愧山河、大同调查、告慰先师。馆内用大量文字、图片、书籍及影像资料详细介绍了梁先生的生平,特别是充分展示了梁先生在大同、在山西进行古建筑调查的那段历史,馆藏梁先生的多本专辑更是弥足珍贵。在这里,同样能够感受到梁先生的夫人林徽因女士为中国古建保护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她的人格魅力以及传奇人生。
进门处,就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塑像。
提起林徽因,坊间常会提到除梁思成外另两个男人的名字——徐志摩与金岳霖,而本文不提,着重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我国建筑学的贡献。
梁思成是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的长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1901年出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国留学,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24年与梁思成同赴宾夕法尼亚大学,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但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
1928年3月,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毕生都在为祖国的建筑事业做贡献。
1928年回国后,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从三十年代开始,梁思成亲自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积累了大量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的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偕中国营造学社同事曾四到山西,特别是1933年9月一到山西时就来到大同,调查了善化寺、华严寺、云冈石窟等。随后,梁思成等骑着毛驴到应县,发现了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华夏建筑明珠——应县木塔。
营造学社当年留下的照片、工程图为如今修复这些古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建筑系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中,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林徽因承担了纪念碑花纹设计小组的组织工作,并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
在梁思成的年谱中,有这样两条记录:
1948年3月,当选为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6月,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人们评价梁启超的子女们为“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就包括下面两位:
1、梁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的次子,中国现代考古和考古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梁思永1930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回国后参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1931年春,他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工作,发掘出来的一片片小小的甲骨一下子激活了几千年前的商代谱系。
1948年,梁思永当选为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梁思永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时,梁思永已离世。
2、梁思礼(1924~2016),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启超的五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梁思礼曾领导和参加过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梁思礼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敬录林徽因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于下: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注: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愚以为,“你是爱,是暖,是希望”又何尝不是梁林伉俪对祖国江山、对华夏古建大爱情感的真实写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