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两日08——世界第一木塔应县释迦塔

标签:
供奉释迦佛故名释迦塔全木构件俗称应县木塔始建辽代迄今近千年世界最高木塔代表作与比萨埃菲尔并称三奇 |
分类: 神州揽胜 |
它,坐落在山西省应县(古名应州)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奉释迦佛,故名释迦塔;又因塔身全为木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
1961年,释迦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金明昌六年(1195年) 加固性补修完毕,但原状未变。
释迦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m,底层直径30.27m,横截面为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塔身为纯木结构,卯榫连接。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石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释迦塔当之无愧。
佛宫寺山门,也是景区入口。
木塔为佛宫寺的主体建筑,位于佛宫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式布局。
山门的背面
第四层“天下奇观”匾为明武宗朱厚照御题。正德十二年,武宗曾亲自统兵与鞑靼人大战应州境,暂时安定了西部边疆。第二年,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乘兴写下“天下奇观”四字。
第五层“峻极神功”为明成祖朱棣御题。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第五次率兵征伐,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班师途中经过应州,驻跸城中,登临木塔,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
木塔底层南北各开一门,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像,佛祖结跏跌坐在由八大力士肩撑的莲花座上,披垂红色袈裟,施无畏印,右手前臂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神态端庄慈祥。特异点在于佛祖有一圈绿色胡须,还佩带耳环,据说契丹男子以蓄须为美,所以也给佛祖留下了胡须。
佛祖袒露的胸部有两块水泥修补的痕迹,据说是五十多年前那场运动留下的,“革命小将”们砸坏泥胎,从洞口进到佛祖腹中,将里面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
按铭牌介绍,佛宫寺的大雄宝殿始建年代比木塔还早百年。
作为一个千年以前的木质结构,没用一个铁钉,全靠构件互相卯榫咬合,塔身斗拱依其部位、结构和形状分类,达54种之多,可谓集华夏古建斗拱之大成,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令每个参观者仰视称奇。
塔内还有大量的塑像与壁画,
这些文物十分珍贵。
经过近千年的洗礼,木塔虽巍然屹立,但已明显向东侧倾斜,塔身的承载力也具有不确定性,游人只能参观塔内一层,不能登塔,只能留下遗憾。
本人曾读新华社文《千年国宝应县木塔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https://news.ifeng.com/c/80gpjfniDIW),其中有一句“近千年来,历经风雨、地震、战争、不当维修,这座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已扭曲变形。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就正式立项,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
是日天气晴朗。从小西天走出,刚过正午, 太阳竟隐退到高大的木塔后面,是个拍逆光像的机会,遂多按了几下快门。
金秋十月,蓝天白云,柳枝轻拂,白杜花开,释迦塔若隐若现,它在向我们讲述千年岁月,赞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