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赴国难奇女子——卫公主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公主,她是卫国国君卫懿公之妹。其人容貌清丽,举止娴雅,且博通诗书,在当时的贵族圈子里素有才女之誉。等到公主年将及笄的时候,齐国和许国都派人前来求娶。齐国是大国,许国是小国,但许国使者带来的聘礼,要比齐国的多很多,公主的哥哥卫懿公是个贪财的人,他见状,便毫不犹豫地将公主许给了许国。公主得知了哥哥的决定以后,不由在心里暗叹哥哥糊涂,在公主看来,这不仅仅是自己的终身大事,更关系到卫国的国家存亡。卫国国小力弱,经常遭受周边戎、狄等边外部族的侵略,卫国如果想保证国家安全,就必须仰仗大国为外援。许国的情况和卫国差不多,处于一种自顾不暇的状态,根本没有办法支援卫国,与之相反的是,齐国是举世皆知的强国,只有齐国才能保得住卫国。故而公主明白,这个时候,自己只有嫁去齐国,才是最好的选择。她跑去劝过哥哥,可卫懿公昏庸重利,无论妹妹如何劝说,他也不肯改变自己的决定。万般无奈之下,公主只得去了许国。
卫懿公除了贪财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他喜欢鹤,他养了许多鹤,每天和鹤混在一起,甚至为此荒废了国政,这些鹤的待遇,等同于朝中大臣。如此种种,惹得群臣离心离德,百姓怨声载道,可卫懿公却仍旧浑浑噩噩。临走前,公主站在黄河岸边,眼中含泪,静静地凝望着卫国国土。她很清楚,若照哥哥这样胡闹下去,这卫国,怕是保不住了。后来,公主嫁给了许国国君许穆公,成了“许穆夫人”,而这,也是后来她出现在史籍上的名头。
果不出公主所料,数年后,北狄果侵卫。这时的卫懿公,因为好鹤荒政,早已失尽人心。他接到军报,下令全国征兵,国人闻讯,全都躲了起来,无人应命,人们都说,应该让鹤去迎敌。卫懿公无法,只得率领左右亲军亲征,结果大败,就连卫懿公本也战死了。得知这个消息,公主伤心欲绝,她多次请求丈夫许穆公,希望丈夫能够出兵,帮助卫国复国。可许穆公胆小怕事,拒绝发兵,就连许国的一众朝臣,也纷纷指责国君夫人这种“惹是生非”的行为。对丈夫的绝情,公主颇感悲愤,一怒之下,她带着自己当初从卫国带来的陪嫁之人赶回了卫国。面对许国君臣的阻挠和非议,公主仍然坚持要回去,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她写下了《诗经》中的千古名篇《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藏,我思不闭。
陟彼阿邱,言采其虻。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有我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在这首诗里,公主严厉地斥责了许国君臣的懦夫行为。她告诉这群人,就算是他们全都反对,也改变不了自己归国救难的决心;她还骄傲地告诉他们,就算是一百个像他们这样的庸夫,也比不上她一个女子的所思所想。
公主一行人,快马加鞭、昼夜不停地赶往卫国的临时都城漕邑,与刚刚继位的国君卫戴公会合。归国的途中,公主卖掉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金玉首饰,用这些钱买了大量的粮米和家禽,她知道,对于现在的卫国人来说,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到了以后, 公主顾不上鞍马劳顿,立即亲手烧火做饭,亲笔起草告示,招抚各处卫国遗民。在她与卫国君臣的的不懈努力下,数日之后,卫国百姓四千余人,又复聚集于此。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国最终得以复国,又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国祚,卫国能够复兴,公主与有力焉。
卫公主以一女子之身,而能奋身不顾,匡济国难,殊为难得。然而令人悲愤难抑的是,纵然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在历史的长河里,她还是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只能跟着她的夫君许穆公,被唤作“许穆夫人”。“许穆夫人”,这短短四字,却道尽了历史的残酷与不公。只因她是个女子,所以哪怕她于国有功,在那注定光耀千秋的史书上,她也一样没有资格,留下自己的姓名。虽然史笔如此,但在我眼里,她不是谁的夫人,她从来都只是她自己,她,是卫国公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