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魂西去送捷音——萨镇冰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萨镇冰,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生于福建福州,色目人。萨镇冰所在的萨氏一门,自元世祖忽必烈时起,便在朝为官,至清代,已经成了福州当地的名门望族。萨家虽是大族,但萨镇冰所在的这一支却比较贫寒。萨镇冰幼年时,曾被寄养在族叔萨觉民家,萨觉民是当地的名医宿儒,萨镇冰四书五经方面的启蒙教育,便是在这位族叔家里完成的。萨镇冰的父亲萨怡臣,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秀才,在官宦之家担任塾师为生,萨怡臣曾经在清朝南洋大臣沈葆桢家教书,为沈家教育子弟,故而与沈葆桢交好。因为这层关系,少年时期的萨镇冰,得以参加福州船政学堂二期的入学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萨镇冰主修的科目,是天文和军舰驾驶,几年后的毕业成绩中,萨镇冰在同批次学员中名列第一。
完成福州船政学堂的学业后,萨镇冰先是在“扬武”练船上实习了一段时间,两年后转任“海东云”船二副,主要负责闽、台海域的巡航与缉私捕盗。“扬武”号军舰成功下水后,成为了福建水师旗舰,萨镇冰依旧调回“扬武”舰任职,在此期间,萨镇兵曾经乘坐该舰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一年后,萨镇冰与叶祖圭、严复等人,作为福州船政学堂首批公费留英学生,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铁甲舰的驾驶。萨镇兵临行之时,其父萨怡臣手书“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一联,为其壮行。三年后,萨镇冰学成归国,任清朝南洋水师炮舰“澄庆”号大副,后调任北洋天津水师学堂教习。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清方惨败。萨镇冰闻知消息,义愤填膺,屡次上疏请求到军舰上去带兵,两年后,几经辗转的萨镇冰,调任北洋水师“威远”练舰管带,五年后的 光绪十年(公元1894年)五月,萨镇冰又升为精练左营游击、加副将衔。在萨镇冰此次晋升两个月后,中日甲午大战爆发。萨镇兵虽未能率部参加黄海大战,但在随后的威海卫之战中,他奉命驻守日岛。当时的萨镇冰,因为连日布署防务劳累过度,再加上生活环境恶劣,已是病体缠绵之身。他的夫人陈氏来看他,已经到了港口,可萨镇冰却命令部下撤去登舰用的梯子,不允许妻子登上军舰。他让士兵下去告诉妻子,说就当他萨镇冰已经为国捐躯了,不必再惦念他,马上回家去。就这样,萨镇兵硬是把妻子给赶了回去。萨镇冰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战场之地最为危险,作为丈夫,他不愿见妻子陷于险境;还有一个原因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他萨镇冰是这个岛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夫人来了,那其他官兵的家属要不要来。这个例子一开,就会上行下效,到时就要动摇军心,如果军心一旦动摇,必致全局瓦解。为爱人安危计,为国家大事计,无论如何,在这个时候,萨镇冰都是万万不能与妻子相见的。在之后的日岛保卫战中,萨镇冰拖着病体指挥全岛军民,顶风冒雪,硬扛了日军十一天,在接到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撤退的命令后,方才撤回刘公岛。此时,威海卫等地已悉数落入日军之手,刘公岛,也早已陷入日军的重重围困之中。岛上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多次拒绝日军劝降,最终饮药殉国,甲午之战,清方再次大败。
战后追究责任的时候,北洋水师还活着的将领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萨镇冰与叶祖圭被革职。萨镇冰回到福州,生计无着,不得已子承父业,到官绅之家做了半年的教书先生。半年后,萨镇冰被两江总督张之洞礼聘,出任吴淞口炮台总官,未几,又任张之洞麾下“自强军”帮统。其后,清廷有意重建海军,先后向英国和德国购买了“海天”、“海圻”等五艘军舰,并恢复了叶祖圭的军职,任命他为北京海军水师统领。叶祖圭认为,自己的学识才干,远不如萨镇冰,遂举荐萨镇冰担任此职,但萨镇冰坚辞不受。于朝廷便任命萨镇冰为叶祖圭的副手——北京海军水师帮统、兼“海圻”号巡洋舰管带。此后数年,萨镇冰先后担任过“通济”练舰管带、北洋海军帮统等职。八国联军侵华之时,朝堂上的主和派,曾建议将现有的大型军舰全部卖掉,以此来向各国表明“和谈诚意”。这一提议,遭到了萨镇冰、叶祖圭等人的激烈反对,最终事不果行。
后来,叶祖圭调往天津,萨镇兵接掌全部海军。要想重建海军,当务之急是人才,而原有之天津水师学堂已毁于战火。萨镇兵接任以后,决定立即成立负责培训海军官兵的水师学堂。根据自己在甲午之战中的经验,萨镇冰认为山东水手英勇善战,如能善加培养,异日必成大器,于是萨镇冰将水师学堂设在烟台,招生也多以山东生源为主。萨镇冰把他的这些学员,视为中国海防之希望,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把水师学堂的学员们带到自己的军舰上,亲自向他们演示各种海军技术。在萨镇冰的苦心经营之下,烟台水师学堂成绩斐然,学员中有二十四人入选国家公费赴日留学生名额,有两人入选国家公费赴美留学生名额,居全国海军学校之首。萨镇冰的辛苦耕耘,为日后我国的海军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萨镇冰奏请朝廷,认为今后每年,朝廷都应该派出军舰,前往南洋各国抚慰当地华侨。这条建议被朝廷采纳,萨镇冰便是清朝派出的第一个,率领舰队巡航南洋的人。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萨镇冰被任命为筹备海军大臣、海军提督。上任以后,萨镇冰合并南北洋两支海军,成立了大清国海军,并制定了统一的军制。其后,萨镇冰又奉命会同皇叔载涛等人巡视南方九省海防,并顺道出洋考察各国海军情况,此行,他们还向各国订购了大批军舰。
武昌起义爆发后,萨镇冰受命率领海军前往武汉三镇,协助陆军将领冯国璋“平叛”。革命军方面的武汉军政府大都督黎元洪,曾经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学习过,之后又从军北洋,与萨镇冰有师生之谊。在黎元洪的书信感召之下,萨镇冰最终率全体海军响应革命,海军的倒戈,给了清方沉重一击。民国时,萨镇冰当过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福建省省长等职。抗日烽火里的萨镇冰不辞辛劳,奔走于国内各地与南洋各国之间,利用自己的声望,为国内的抗日军民募集捐款、筹措物资。解放战争时期,萨镇冰发表声明拥护共产党,并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福州的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萨镇冰受邀参加开国大典,此后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一九五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入汉城。萨镇冰闻讯,想起五十七年前的甲午惨败,感慨万端,不禁老泪纵横,当即题诗一首:
五十七载犹如梦,
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
终有扬眉吐气天。
一九五二年四月十日,九十三岁的萨镇冰病逝于福州。萨镇冰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之一,他见过清朝的甲午之耻,也目睹了共和国的洪流铁拳,他是这段历史最有力的见证者。萨镇冰在得知抗美援朝汉城大捷后,旋即逝世,老人家这是急着向他那些旧日的北洋同袍们,报告好消息去了。他会告诉丁汝昌、邓世昌、林曾泰、叶祖圭,他会告诉全体北洋将士:“弟兄们,我们赢了,洋人的拳头,再也打不到我们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