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

(2022-06-01 10:14:12)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
(千里江山图局部)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许多中国的顶级国宝,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都知道,这幅画很珍贵,珍贵到每位游客只有五分钟的观赏时间。其实在这幅珍贵的画作背后,有个更为珍贵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少年和理想的故事。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自幼就有成为画家的理想。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精于艺术,在宫里设置了宫廷画院,专门培养画画的人才。王希孟这个少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可以考进这所著名的皇家画院,以便接受更为系统的绘画教育。在多次落榜以后,他终于考了进去,但王希孟很清楚,这里并不是他艺术之路的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起点。


很快,王希孟就找到了自己新的目标。他开始没日没夜地作画,他要凭自己的实力,得到当时的顶级艺术大师,皇帝宋徽宗的承认。每次画了一堆画之后,王希孟就会选出自己比较中意的几幅,进呈给宋徽宗,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可宋徽宗每次都不太满意。


随着献画次数的增多,宋徽宗渐渐也开始注意这个叫王希孟的画院学生。在失望了很多次以后,王希孟仍未放弃,他继续废寝忘食地作画,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总有一天,宋徽宗会对着他的画点头微笑的。后来宋徽宗见他实在太辛苦,就特别关照了一下他,把他从画院调走,让他去管理宫中文书了。


虽然换了岗位,但王希孟仍然不改初衷,还是照画不误,画完了,还是捡好的给宋徽宗拿去。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年,最后宋徽宗也被王希孟的痴心所打动,答应亲自指点他的绘画技巧。在宋徽宗的精心教导之下,王希孟十八岁那年,终于学有所成,画成了一幅令宋徽宗都叹为观止的绝世之作,这幅画就是今日的《千里江山图》。


大概是因为太过呕心沥血的缘故,王希孟在完成此画后不久便去世了,终年,十八岁。王希孟用一幅《千里江山图》,实现了自己成为画家的夙愿,也向宋徽宗和世人证明了自己。自《千里江山图》绘成之日起,所有的人就都知道了,在这大宋的千里江山里,还有一位叫王希孟的画家。纵然历经千年岁月,朝代更迭,但今天的我们,以及后世之人,却仍可凭借着这幅旷世大作,寻到他王希孟的足迹。“王希孟”这三个字,将成为中华艺术史上永恒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