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仙宰相——李泌

(2022-06-11 08:33:23)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神仙宰相——李泌

李泌,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北周太师李弼六世孙,唐吴房县令李承休子。李家世代为辽东大族,其中李泌一支居于京师长安,李泌本人,便是生于长安。


李泌生性早慧,博览群书,童稚之年,即已通晓儒、道二家精髓。李泌七岁时,唐玄宗闻其才名,召他入宫。其时,玄宗正与宰相张说围棋,于是,玄宗便命张说以棋为题,考考李泌。张说随即吟道:“方若棋局,圆若其子,动若棋活,静若棋死。”李泌闻言,不加思索,应声而答云:“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展才,静若得意。”待李泌说完,张说大加称赏,马上转身恭贺玄宗得一神童。玄宗也对李泌颇为赞许,厚赐金帛,说他将来必成大器,让其家人好生养护。自此,李泌交游日广,与朝中大臣张说、张九龄、韦虚心,张廷珪等为友,李隆基闲暇无事时,还时常将他召进宫来谈论一二。


李泌成年后,于诸子百家之中,独喜道家,尤好易经八卦之学。他遍游嵩、华、终南三山,寻求神仙之术。可李泌毕竟是个年轻人,又是个世家大族的年轻人,对于他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功名还是十分重要的,何况他又素来以王佐之才自许。故而即使是李泌,后来也不得不走上那条干谒权贵的道路,李泌并非贪慕富贵,他只是想一展胸中抱负。


天宝十载,三十八岁的李泌向唐玄宗献上了《复明堂九鼎议》,这让玄宗又想起了早年那个可爱的小神童,因此,便命李泌为东宫幕僚。太子李亨虽然比李泌年长得多,但待李泌却颇为恭敬,两人结布衣之交。也是从这时开始,李泌正式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好景不长,入朝不久,李泌就因为写诗讥讽当朝宰相杨国忠,而遭到杨国忠排挤,被贬蕲春郡(今湖北蕲春县)。此后的李泌不问朝事,潜心入山修道。


安史之乱起,玄宗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在朔方军的支持下,于宁夏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肃宗继位伊始,就派人四处寻访李泌的踪迹,在找到李泌后,与论天下大势,李泌侃侃而谈,深切帝心。当时肃宗便欲拜李泌为相,李泌却吸取了前番的教训,深知富贵者必为人所嫉,所以坚持不肯接受。他自称山人,愿以宾客的身份侍奉左右,肃宗也没有办法,只好如他所愿。肃宗与儿子、兄弟们聚餐,李泌也在坐。因为李泌长年修道,吃素不吃荤,所以肃宗就亲手煮了几个梨子给他吃,在座的几位王爷都想要梨子,可肃宗谁也没有给,只给了李泌。


李泌虽然没有做宰相,但当时他的权利,比宰相都大。他参赞机枢,无所不预,肃宗每每遇事都要和他商量,对他称先生而不名。每当肃宗出巡之时,李泌便身著白衣随驾,人们都说,穿黄衣服的是圣人,穿白衣服的是仙人。


其后,肃宗又命李泌为太子、广平王李俶(日后的唐代宗李豫)行军司马。肃宗对李泌说:“你曾经侍奉过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他在肃宗继位后,被尊为太上皇),中间又当过我的老师,如今又为我辅导太子,我们父子,都得益于您的教导。”后来肃宗想从诸皇子中,择一人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建宁王琰素来英武,又在平叛中立有战功,故群臣多属意之。肃宗也想让建宁王当元帅,于是询问李泌的意见,李泌坚决反对。他说:“今日军权,即是明日江山。若建宁王为元帅,他日三军将士,必为建宁王马首是瞻,如此则建宁王何以自处?太子又何以自处?家有长子,国有储君,元帅之位,非太子李俶不可!”在李泌的劝谏之下,肃宗终于醒悟,以太子李俶为元帅。事后,太子与建宁王。一起找到了李泌说:“我们的兄弟之情能够得以保全,都是先生的功劳。”李泌好言慰勉,二人欢欣鼓舞而去。


肃宗向李泌征询平叛方略。李泌建议命诸军先不要急于收复两京(长安和洛阳),当务之急,是掐断叛军各路兵马之间的联系,而后命诸将分守险要,待叛军师老兵疲之际,再直捣其巢,叛乱可一鼓而平。可肃宗好大喜功,不听李泌之言,以致两京得而复失,损兵折将。其后,肃宗又为权臣李辅国以及张皇后所惑,杀其子建宁王李琰。李泌见朝政日非,自身又为李辅国等人所不容,乃再隐衡山,肃宗赐三品奉禄,并为之建造居室。


李泌隐居数年,太上皇李隆基与其子肃宗李亨先后病逝,广平王李俶继位,是为唐代宗李豫。李豫为帝后,即召李泌还朝为翰林学士,赐他长安住宅一座,还强迫他吃肉,并为他娶妻。皇太子李适,也与李泌多有交往,并且执礼甚恭。这一来,也就不免挡了别人的路。宰相元载见李泌恩宠日隆,却又不肯依附自己,于是便视他为眼中钉。在元载的多番运作之下,李泌出任地方,为江西道判官。后元载以贪墨专权伏诛,代宗再度召回李泌,想要委以重任。宰相常衮害怕李泌会取代自己,在他的暗算之下,李泌再次出京,任澧(今湖南澧县)、郎、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团练使,后转任杭州刺史,所至有政声。


德宗李适在位时,发生了泾原兵变,李泌奉召再次还朝,出任左散骑常侍,陕、虢(今河南陕县、灵宝一带)防御水陆运使等职。李泌用自己的智计谋略,先后平定了多次藩镇叛乱,最后以其功勋,终于在德宗朝拜相,封邺侯。


李泌为相后政绩颇多。面对吐蕃的日益壮大,李泌制定了“结连回回纥、大食,以遏吐蕃”的外交政策,行之卓有成效。在德宗猜忌功臣和儿子的时候,也都是李泌的苦口婆心,才让他回心转意。


在六十七岁那年,李泌病逝于相位。当初他拜相之时,德宗对他说:“我想和先生做个约定。这些年您受的委屈太多了,如果您一旦成为宰相,那么请您不要报复那些与您有仇的人;如果谁对您有恩,您可以跟我说,我来替您报答他们。”李泌淡然一笑说:“那些陷害过我的人,像李辅国、元载、常衮,他们都早已亡故了;至于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这些年来该显达的,也早已显达了。老臣年过花甲,两鬓斑白,如今在这世间,是既无恩人,也无仇人了。”李泌本就无心名利,当初入仕,也只是想让自己的才能有所发挥而已。李泌与常人不同,他不是人到暮年才看破红尘的,他是早就看破了,从年轻的时候,他就看破了。所以恩怨于他而言,从一开始就无所谓。李泌这样的人品才干,这样的生平事迹,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一代“神仙宰相”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