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背后的故事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四大名著背后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有关于阶级和特权的故事,这几本书一直在强调的,实际上是阶级与特权的重要性。
《红楼梦》里,贾家是侯门公府,地地道道的权贵阶层,所以贾宝玉能够放心地沉浸在自己的理想里,与姐妹们花前月下,吟诗作赋;反观刘姥姥寒冬腊月,还得去贾府里“讨饭”,还得扮小丑,逗人开心。
《三国演义》中,袁绍、曹操、孙权等人,都是家中世代为官,有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本在。故而彼等登高一呼,天下响应,如此方能据地称雄,逐鹿中原;此中独刘玄德出身卑微,然而他也不是世人眼中的那个“卖草鞋的”。他是地方豪强,说通俗点,就是黑社会老大,在家乡很有威望。所以他也能拉起一票人来,也能与曹、孙二人鼎足而立。
《西游记》上,吴承恩先生直接写出来了。那唐僧就是如来佛的二弟子,因为在老师如来上课时无意打了个哈欠,所以被贬下界。如来疼他,还想找个借口让他升上来,而这个借口,就是所谓的“取经大业”。这个经,其实并不难取。师徒四人所到之处,皆有神仙相助,有背景的妖怪毫发无伤,没有靠山的就一命身亡。西天取经,本质上就是个形象工程,是唐僧的镀金之旅,跟过家家差不多。
《水浒传》则更为露骨地告诉我们,要老老实实地认命。坏事都是下边的人干的,领导永远是对的。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不能有“叛逆之心”,并且把这一切归为“天命”。
没有阶级特权的人,在读完四大名著后,会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其实这玩意儿跟打扑克差不多,我看人家在一起玩儿的挺热闹,我也想上去凑凑热闹。结果人家问我,“你的牌呢?”我这才发现,自己连牌都没有,于是只好灰溜溜地走开。可悲,真他娘可悲。